5部影响世界的智慧箴言名著

发布时间:2025-10-30 17:30  浏览量:3

人生智慧的要点是摆正关注现在与关注未来的关系,不顾此失彼。很多人过分关注现在,活得轻浮草率;另一些人过分关注未来,活得忧心忡忡。只有极少数人把握得恰到好处。

应该洞察到人生是脆弱的、短促的、多灾多难的,所以应该只要一份中等财富,把大量努力用在最必需的事情上。分享5本影响世界的智慧箴言集,处处闪现思想的火花、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

1.《品格论》:“我年届99岁,我觉得我已经饱经沧桑足以了解世人。”一个作家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可就是这本书奠定了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就是这样一本书,他因这本书在169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跨入了代表法国最高水平的学术殿堂。

在我的一生,曾见过不同气质的各色人等,我总是专心地研究有德之士和以恶行闻名的人,似乎我应该指出这两种人的一切品格。

这本书对后来人会有所裨益:这本书将为他们勾勒出他们可以效法的人,告诉他们如何识别他们需要与之交往的人,而交往中的竞争会促使他们去仿效这些人的智慧与美德。

夏多布里昂称赞他是“路易十四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没有一个人的文笔比他更加丰富多彩”。

伏尔泰称赞“由于书中的一些内容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此可以相信它不会被人遗忘”。

1.蠢人读一本书可是不懂得书的意思;

平庸之辈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读懂这本书;

伟大的人有时并没有完全读懂:

书中晦涩的地方他觉得晦涩,明白的地方他觉得明白;虚夸的才子则要把一点也不晦涩的地方说成是晦涩难懂,而把非常易懂的说成看不懂。

当阅读陶冶着你的心灵,令你产生高尚而坚毅的感情时,别去寻找其他尺度来评断作品了;这个作品是好的,它出自创造者之手。

2.虚荣的人从说自己好话和坏话中谋取好处;谦逊的人不谈自己。

假谦虚就是虚荣,假荣誉就是轻率,假伟大就是渺小,假德行就是虚伪,假睿智就是假正经。人们说自己笨手笨脚,两手什么也不能干,但自己虽然缺少这些小本事却有敏于思的才干,或者众人皆知的心灵天赋而十分欣然自慰;人们承认自己懒惰,但使用的词语总是意味着自己心底无私和没有野心。

3.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自己察觉出别人的长处。

一个有贤德的在位者,绝不会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令人生嫌。他不会因他所担任的职位而飘飘然,也不会因为没有担任上更高的而自己认为可以胜任的职位感到丢脸。他担心的只是自己对别人态度的骄傲或者蔑视,他只不满意自己。

4.只要还有爱情。

那么即使某些东西似乎会使爱火熄灭,即使爱好会变化无常,即使有严格的约束,即使有所疏远,即使产生妒忌,爱情还会继续存在。可友谊则相反,友谊需要给予救助:没有悉心照顾,没有互相信任,没有相互宽容,友谊便会消亡。

5.愤世情绪使得一个人永远对任何人都不满意,无根据地百般埋怨别人。

如果某人办一个酒席并记得送一盘菜给这种脾气的人,他得到的答谢不是别的,而是听到对方责备说自己被人遗忘了。这个爱吵架的人说:“我不配喝他的酒,也不配吃他的菜。”在他看来,一切,连自己情人的爱抚,都值得怀疑。

2.《思想录》:“人因思想而伟大”。学习“帕斯卡尔方法”,以理性批判一切,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局限,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理解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

1.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2.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3.一个人的精神越伟大,就越能发现人类具有的创造性。平庸的人是发现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

4.我们保持我们的德行并不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力量,而是由于两种相反罪恶的平衡,就像我们在两股相反的飓风中维持着直立那样。

5.时间治好了忧伤和争执,因为我们在变化,我们不会再是同一个人。无论是侵犯者或是被侵犯者都不会再是他们自己。这就好像我们触犯了一个民族,但隔上两个世代之后再来看它一样。它还是法国人,但已不是同样的法国人了。

3.《人生智慧箴言》:叔本华的警世之言,流传最广的作品。年逾花甲的叔本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与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创立了悲欣交集的独特人生哲学。问世170多年来,影响了无数思考人生幸福与苦难的人,特别是对人生之苦乐格外敏感的艺术家。

的著名“粉丝”包括作家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卡夫卡,作曲家瓦格纳、马勒,诗人博尔赫斯,也包括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尼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尼采说,我属于叔本华的那样一些读者之列,他们一旦读了他的第一页书,就确知自己会读完整本书,倾听他说过的每一句话。

1.人生头号愚蠢,就是牺牲健康,以求其他:

求财富、谋腾达、图博学、逐名声,更遑论纵色欲,求片刻之欢。健康第一,我们应该把一切都放在它后面。喜悦对幸福至关重要,健康对喜悦贡献巨大。

只要健康,一切都是享受的源泉。彼此问候,先问身体,相互祝愿,先祝健康,大家这样做并非没有道理,健康确实是人生幸福的头等大事,远胜其他。

2.必要的孤独是幸福的要素。

人生在世,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除此之外,选择不多。

对他人,对外界,切勿期许太多。他人能给予我们的十分有限,归根结蒂,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所以关键是那孤独者究竟是谁。

真正伟大的心灵沉思时,如同鹰在高空翱翔,孤独无伴。

3.珍惜早晨,提防夜晚。

一旦夜晚来临,灯火点燃,眼睛就不像在白天那样看得清晰,理智也是如此;所以,夜晚不适合沉思严肃事务,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事情。

思考这类问题,早晨才是好时候;早上适合做任何事,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活,无一例外。

一日之晨,宛如人之少年:轻松愉快,晴朗清新。我们觉得强壮有力,脑力体能,无不任由调遣。

切莫晚起,以免缩短上午光阴,莫做琐事,莫事闲谈,以免浪费早晨时光。要把早晨视为生命的精华,珍而重之,如待圣物。

4.《偶像的黄昏》:警句、格言是“永恒”的形式,作为使用这种文体的第一个德国人,我是这方面的大师;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也说不出的东西……

尼采反对体系哲学写作,而且明确主张:体系哲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虽然在尼采之前的欧洲也有哲理箴言或者哲学散文的写作传统,比如我们所知道的法国的蒙田和帕斯卡尔等,均有哲理短章传世,但像尼采这样成就大气候者,毕竟属于少数。

尼采之后,非体系性或者非推论式的哲学写作已成大势,成为主流的言说方式之一。

1. 人们很少只犯一次轻率。在第一次轻率中,人们总是做得太多。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又犯第二次——现在,他们做得又太少……

2.我总是希望不要知道得太多。——智慧也为知识划了界。

3.你想同行?还是先行?还是独行?……为了能够有所欲求,人们必须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4.你自助:就会人人助你。博爱的原则。

5.幸福所需要的是多么少啊!一支风笛的声音——没有音乐,生活将会是一个错误。德国人想像:甚至上帝也是唱歌的。

6.我的幸福公式:一个“是”,一个“否”,一条直线,一个目标。

7.生气藉创伤增加,活力藉创伤增长。

8.你跑在前面?——你是作为牧人这样做的吗?还是作为例外?第三种情况是逃亡者……第一个良心问题。

9.你是真实的吗?还是仅仅是一个演员?是一个代表?还是被代表的东西本身?——最后,你也许完全是一个冒牌的演员……第二个良心问题。

10.来自生活的军校。——没能杀死我的东西,使我更加强健。

5.《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西塞罗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凯撒大帝评价西塞罗:你的功绩高于伟大的军事将领。扩大人类知识的领域比扩大罗马帝国的版图,在意义上更为可贵。

论老年

1..一个聪明的人也不需要老是留在人生的舞台上一直等到最后的“喝彩”。因为不管生命怎么短暂,活得光明磊落和体面总还是可以的。

2.我以前常说,老年的收获就是对早年生活中幸福往事的大量回忆。

3.生命的历程是固定不变的,“自然”只安排一条道路,而且每个人只能走一趟;我们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各有特色;因此,童年的稚弱、青年的激情、中年的稳健、老年的睿智——都有某种自然优势,人们应当适合时宜地享用这种优势。

论友谊

1.一个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友谊只能存在于好人之间。除智慧以外,友谊是不朽的神灵赋予人类最好的东西。

2.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在朋友间的相互亲善中所能见到的安逸,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无论走到哪里,友谊永远在你身旁。它无处不在,而且永远不会不合适时宜,永远不会不受欢迎。

3.对友谊破坏性最大的莫过于阿谀奉承和献媚。它能完全摧毁真诚,而要是没有真诚,友谊也就虚有其名了。

论责任

1.我们在遇到危险时,应当像医生诊治病人一样对待险情:对轻微的病症,医生们一般只用温和的疗法;对危险的重病,他们只好用药性猛烈的、甚至危险的药物。

2.所以,只有疯子才会在天气晴和时祈求暴风雨;聪明人的做法是,当暴风雨来临时,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加以抵御,特别是当预期如结果成功的话所能得到的好处超过冒险拼搏所付出的代价时,那就更是如此。

3.当我们走红运,事事如愿以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盛气凌人。因为成功时趾高气扬与遭厄运时悲观丧气一样,都是一种浅薄和脆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