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国际医疗器械城:创新成果成 “健康卫士”
发布时间:2025-10-30 10:55 浏览量:3
北京唯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华 凌 孙明源
金秋的傍晚,在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国际医疗器械城,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图湃医疗”)的研发楼灯火通明。该公司产研中心负责人汪霄紧盯屏幕上的眼底图像,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他正在调试优化团队自主研发的图湃北溟·鲲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这款明星产品在成像速度、范围及深度等方面远超进口产品。不久前,欧洲一位眼疾患者正是依靠它拍摄的图像,顺利完成了精准高效的手术,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为我国医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医疗器械产业被视作“朝阳行业”。国际医疗器械城凭借强劲产业动能与完善生态布局,成为北京医疗器械产业的标杆。这里不仅是企业集聚的“产业港湾”,更是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手术台的“加速引擎”。2024年,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年产值突破144.5亿元;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汇聚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培育30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占全国总量的9.1%。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国际医疗器械城,探寻北京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昌平密码”。
校地协同结硕果
昌平区科创资源丰富,一大批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此集聚,为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筑牢根基。
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创新转化面临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等问题,大量前沿成果被困在“实验室阶段”。通过校地协同,搭建专业化成果转化平台,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企业缺技术,国际医疗器械城就去高校“请专家”;高校缺中试场地,国际医疗器械城就直接开放企业车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图湃医疗落地国际医疗器械城,正是校地协同的生动案例。其核心技术源自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是师生共创企业。迁至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后,图湃医疗获得8000平方米四层空间,实现研发、生产、办公一体化。
良好生态孕育出重磅成果。图湃医疗最新推出的“图湃拨云”数字化全息扫频OCT术中导航显微镜,集成数百个自研光电子器件,实现术中实时三维OCT导航功能,成为全球首款具备该能力的智能手术显微镜。
与此同时,人才也加速在此汇聚。国际医疗器械城为博士提供人才公寓,从公寓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车间;解决子女入学难题,让人才子女能够进入昌平优质学校;联合清华大学开设“医工交叉班”,培养既懂医学又懂工程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际医疗器械城企业中45%的岗位为研发岗位,有120名博士扎根车间。
上下游成“好邻居”
“进驻这里后,我上班仅需几分钟,能有更多时间投入科研。更关键的是,在这里搞研发就像住进‘产业链邻居家’,省了不少精力物力财力。”北京唯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公医疗”)创始人李为公满意地说。
几年前,唯公医疗初创,经费有限,国际医疗器械城的公共平台送来“及时雨”。洁净实验室、流式细胞分析仪和测序仪等高端设备可随时使用,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企业自建中试线得花800万元,在园区租场地、用设备,一年最多只需80万元。而且,在园区内还能找到下游企业,发掘潜在客户。”李为公说。
除了实验楼、中试线等“硬件”,国际医疗器械城的“软件”同样完备且强大。医疗器械城围绕产业生态打造CMO一站式成果转化平台、医美创新中心、数字医疗孵化器等专业化服务平台,深度嵌入产业链核心环节。从受托研发、动物实验、灭菌服务,到临床试验、咨询注册、质量体系搭建,再到海外市场拓展,“研发—生产—上市”的完整闭环已经形成,助力以唯公医疗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蓬勃发展。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2024年9月,唯公医疗与国际医疗器械城内的中科微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唯公医疗凭借流式细胞仪产品的优势,帮助中科微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特殊样本细胞因子检测,双方还达成共同制定微生物检测流式方案模板的合作意向。今年4月,唯公医疗又与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为肿瘤细胞治疗提供定制版科研抗体试剂,助力开展免疫力评估与疗效评判。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在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43万平方米土地上,已有5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精准服务暖企心
近年来,国际医疗器械城在医药、器械、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开花”,离不开昌平区的精准服务。
昌平区创新试点《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一证多址、跨区经营跨省设库等行政许可工作,为医疗器械企业的物流和经营业务带来诸多便利。
走进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医疗”)数智骨科交互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各类产品样品、骨骼模型和相关手术工具样品等。
“我们研发的人工椎体被制成微孔结构,形状像海绵一样,类似骨头中的骨小梁,有利于相邻正常椎体的骨细胞长入其中,实现骨整合。世界首个3D打印19厘米脊椎救治恶性肿瘤患者的经典案例,采用的就是这种3D打印材料。”爱康医疗研发总监李健说。
“我们研发的多款医疗器械属于全球首创,由于缺乏可参照的注册标准和指导原则,研发与注册曾一度面临巨大阻力。”爱康医疗注册部经理钮世稳介绍,“正是各级药监局开通的便利咨询服务通道,为我们破解了难题,有效缩短了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
2024年和2025年,国际医疗器械城连续两年获评“年度医疗健康创新园区”。但在园区管理者看来,比荣誉更珍贵的是,这里产出的器械已进驻全国多家医院,在无影灯下默默守护患者生命。这座园区拥有的不仅是现代化厂房办公楼,更是一群怀揣“让医疗更靠谱”信念的人。他们正在攻坚克难,与时间赛跑,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救命神器”“健康卫士”。
- 上一篇:文脉如药香
- 下一篇:张春:从书生到抗清英雄,一家十七口同日赴死,血染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