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捉婿

发布时间:2025-10-30 07:00  浏览量:3

北宋年间,临安城外有个张员外,家底殷实得能买下半条街,却半点没有暴发户的粗鄙。他和夫人柳氏成婚二十载,恩爱得像是刚拜完堂的新夫妻,唯一的心病就是子嗣,柳氏多年只诞下一个女儿,名唤云溪。

更让人揪心的是,云溪六岁那年染了天花,虽捡回一条命,脸上却落下了连片的麻子。自打记事起,她就听惯了背后的窃窃私语,出门时总蒙着面,下意识把帕子攥得紧紧的。可张员外从不让女儿受半分委屈,他常摸着云溪的头说:“我家溪儿是块美玉,那些只看皮相的人,不配见你的好。”

柳氏心里始终过意不去,夜里常抹着泪劝丈夫:“张家不能断了根,要不……就纳个妾吧?”张员外每次都把她的手按住,语气斩钉截铁:“我娶的是你,这辈子就认你一个。溪儿是我们的宝贝,有她就够了。”

日子一晃,云溪长到了十八岁,出落得身姿窈窕,性子也温婉。张员外把她教得极好,琴弹得极为动听,令人心驰神往;画的动物惟妙惟肖,似活的一般;就连随口吟的诗,都比寻常书生雅致几分。可一提及婚事,媒婆们来了又走,没一个能说成的,谁家好公子愿意娶个“麻子脸”的姑娘呢?

看着女儿对着镜子偷偷叹气的模样,张员外心里也不是滋味。某天夜里,他拍着桌子想出个主意:“既然世人都看脸,那我就先让他们看溪儿的才华!”

隔天起,临安城里的文人雅集上,悄悄流传起几幅画、几首诗,还有一段清越的曲谱。有人说画里的梅枝带着傲气,有人说诗里的月色藏着温柔,众人都猜这定是哪位隐士的手笔,纷纷打听作者是谁。

张员外就等着这话,只要有人夸赞作品,他立马派家丁上门“请”人,说是请,实则是半拉半劝地把人带到府里。他想,若真是懂才的人,见了云溪的才情,总能忽略她的容貌吧?

可现实泼了他一盆冷水。来的书生倒是不少,可一见到云溪脸上的麻子,不是借口如厕溜之大吉,就是支支吾吾说“父母之命不可违”。云溪每次送客人出门,都要回房坐半个时辰才肯出来,柳氏看着心疼,却也没别的法子。

就在张员外快灰心的时候,城里来了个外地书生。这书生叫苏文轩,是来临安赶考路过的,生得眉清目秀,气质温雅。他在茶馆里听人弹起那段曲谱,当即拍案叫好:“此曲有风骨,作者定是位胸有丘壑之人!”

这话刚好被张员外的家丁听见,立马把苏文轩“请”到了府里。张员外拉着他进了客厅,又让云溪出来奉茶。丫鬟掀开帘子时,张员外心里捏了把汗,可苏文轩只是愣了一下,随即起身行礼,目光落在云溪身上时,没有半分嫌弃,反而带着几分欣赏:“方才听闻先生说,曲谱是小姐所作?”

云溪红着脸点头,苏文轩又问了几句诗里的意境,云溪答得条理清晰,还能引经据典。苏文轩越听越惊喜,临走时竟对张员外说:“小姐才情卓绝,在下佩服。”

张员外这下可乐坏了,当晚就拉着苏文轩说婚事。苏文轩吓了一跳:“员外,我与小姐只初见,这……”可张员外哪肯放他走,只说“才子配佳人,再合适不过”,隔天就大张旗鼓地操办起婚礼。苏文轩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上了新郎官,连他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就被拉去入了洞房。

但是没想到婚后的日子竟出奇地和美,苏文轩待云溪极好,晨起陪她练字,夜里听她弹琴,从不说半句关于容貌的话。云溪也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常给苏文轩整理备考的书籍。可苏文轩终究是要进京赶考的,一月后,他背着行囊,揣着张员外给的银两,依依不舍地和云溪告别:“等我考中,就回来接你。

苏文轩到了京城,认真备考的同时也没忘记给云溪写信,字里行间全是思念。放榜那天,他竟考中了探花,站在榜单前,他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把喜讯告诉云溪。可没等他写信,麻烦就找上了门,吏部尚书看中了他,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做“榜下婿”。

苏文轩连忙推辞:“尚书大人,在下已有妻室,不敢辜负。”可尚书仗着权力家世,依旧不依不饶,还放话说“不娶也得娶”。苏文轩知道硬扛不行,连夜收拾行李,乔装成商贩,一路往临安赶。

这边张员外也听说了京城的事,气得直拍桌子:“我还以为他是个良人,没想到也是个见利忘义的东西!”云溪躲在房里,手里攥着苏文轩写的信,眼泪掉个不停,却还是不肯相信他会变心。

就在全家都愁云惨淡的时候,门房突然来报:“苏姑爷回来了!”张员外怒气冲冲地去前厅,却见苏文轩风尘仆仆,衣服上还沾着泥点,脸上满是疲惫,一见到他就跪下:“岳父,让您和岳母、娘子担心了!”

没等张员外开口,里屋传来一阵轻响,云溪走了出来,那张曾经满是麻子的脸,竟变得光洁如玉,眉眼间的温婉更显动人。苏文轩惊得站了起来,云溪红着脸说:“你走后不久,来了位道长,说我这脸是天花余毒所致,给了我一瓶药膏,涂了一月,就成这样了。”

原来道长早就算到,云溪的容貌需得“良人归”才能复原,如今苏文轩历经波折回来,正是时候。

这事后来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听说苏文轩宁肯放弃尚书府的荣华富贵,也要回家找“丑妻”,当即赞道:“此人心性纯良,懂得感恩,是个可用之才!”不仅破格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还常把他带在身边议事。

苏文轩的官运一路亨通,却始终没忘初心。后来他带着云溪在京城定居,每逢休沐,总会陪着云溪逛集市、游园林,人人都羡慕这对夫妻,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朝廷重臣,一个是貌美温婉的贤内助,谁还记得当年那个满脸麻子的张家小姐,和那个被“捉”来的穷书生呢?

而张员外和柳氏,看着女儿幸福的模样,终于放下了多年的心病。闲暇时,老两口常坐在院里喝茶,柳氏还会打趣丈夫:“当年你硬要捉婿,现在看来,倒是捉对了。”张员外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这世间最好的姻缘,从不是看皮相,而是看那颗愿意相守的心。

————完————

点亮【赞和推荐,再分享】,感恩我们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