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称帝时才三十出头,为何在位七年就早逝?曹叡说出他的真正死因

发布时间:2025-10-29 18:12  浏览量:2

公元226年,曹魏帝曹丕驾崩,自其禅让登基不过短短七年。

纵然曹丕在位时间不长,但其统治期间对时局的塑造却极为深远,“三国时期”的诞生实乃其一手促成。

曹丕在三十余岁时便登上帝位,为何他如此之快就离开了人世?

曹丕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文武双全

公元187年,曹丕在曹操的故乡谯县降临人世。据传,他诞生的那一刻,天空中的云霞聚集成一块完整的云盖,恰似车篷般覆盖在曹操府邸的上空。

听闻此事众人皆感叹这孩子非凡,未来必定非同凡响前途无量。原本曹操家族便已显赫富贵,故而曹丕的前程更是无可限量。

身为曹操之子,曹丕不仅未曾让先父蒙羞,更是完美地继承了其智慧基因。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常能言辞犀利,说出超越同龄人的见解。

曹操本人便是学识渊博之士,故而对学问的珍贵尤为明了。即便身处动荡不安的乱世,他亦坚定地督促曹丕研习文化之学。

自幼年起曹丕便在曹操的严格指导下,研习《诗经》与《论语》,继而又深入学习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的经典论述,由此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绝非一个不学无术之辈。

或许正因曹植在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光彩夺目,使得人们误以为曹丕的才华相对逊色。

实际上,纵使曹丕确实不及曹植,但他亦已远超常人。他们父子三人各具特色,实属非凡之辈。正因如此,后人方将曹丕、曹植、曹操三人并尊为“建安三曹”。

尽管曹丕鲜少展露其文采,但他的实力却与曹操、曹植并驾齐驱堪称一时之选。

公元192年,曹操预感到天下将陷入动荡,深知仅凭书生之才不足以应对时局,于是便着手教授曹丕箭术。

曹丕年仅六岁便掌握了射箭技艺,八岁时又学会了驾驭骏马。及至十岁他便能独自骑马,从宛城一路逃逸而出。

宛城之战对曹操而言,乃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痛楚,其最为得意的继承人曹昂,亦在那场激战中陨命。

然非张绣之过实乃曹操过于疏忽,若非曹操倾心于张绣之婶,张绣及其麾下士兵亦不至于如此激愤。

在这场激战中曹操痛失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勇将典韦,还有他钟爱的名驹“绝影”,损失之重令人扼腕。

曹操脱险之后,未曾料想年方十岁的曹丕竟能独立逃生,故而见到曹丕策马而来,曹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曹丕的亲近感陡然上升。

曹操尚未将曹丕确立为继承人,缘由是尚有一人其地位高于曹丕,此人便是才智过人的神童曹冲。

世子之争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甚广家喻户晓,这位神童的智慧之高,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超脱于常人,如同非同凡响。

初涉仕途之际司马懿便被曹操委以重任,担任曹冲的启蒙导师。即便司马懿本人,亦对曹冲的非凡聪颖程度深感惊异。

须知,司马懿自幼便非等闲之辈,堪称“神童”之选。

在曹冲面前司马懿的才智,不过显得略逊一筹,犹如一个“聪明的孩童”。

曹冲直言不讳地言道:“我结识过诸多才智之士,他们无不将我誉为‘天才’。”

曹冲之智不仅展现在学业之上,更在政治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自幼时起他便深知民众心声之重,更擅于赢得人心。

在曹操府中有一位专司养马的仆役,这不慎之夕他将曹操的鞍辔遗忘妥善悬挂,致使狡黠的老鼠趁机咬损了马鞍。

马夫心中惶恐不安,生怕此事一旦被曹操得知,他必将面临生死的劫难。

为了生存那名马夫寻到了曹操尤为宠爱的小公子曹冲,期盼着这位尊贵的小少爷能施以援手为自己说上一句好话。

得知此事曹冲吩咐马夫于三日后向曹操请罪,此后诸事皆可不必过问。

曹冲接过这项委托,不久便迅速寻到了应对之策。

他取来一把剪刀巧妙地在衣物上,剪出了一个破洞且刻意营造出不规则的外形,仿佛是老鼠的啃噬所致。

曹冲随后愁眉紧锁,手中拿着那件破旧衣物,步履沉重地来到曹操面前。

曹操见爱子神色郁郁,自是关切地上前询问其不悦之由。曹冲便借此时机,向曹操禀明了近日鼠患横行,以致他的衣衫被咬破一大洞的困扰。

因此,曹冲给曹操留下了“鼠患横行”的深刻印象。

至第三日,那马夫携带马鞍前来向曹操请罪。曹操回想起曹冲曾提及的“鼠患横行”,遂未对马夫加以责罚,仅是抱怨老鼠数量实在过于繁盛。

显而易见曹冲的才华横溢,不仅智慧过人且声望颇高。尽管曹丕亦非泛泛之辈,但他在竞争中绝不可能超越曹冲,除非……

公元208年,曹冲年仅十三岁便不幸离世曹操悲痛万分。他曾对曹丕感慨道:“冲儿的离去对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不幸;对你而言却是一种大幸。”

曹操所谓“大幸”,意指曹冲能继承皇位。随着曹冲的离世,曹丕便有了登基为帝的契机。那时还无法断言皇位非曹丕莫属,因为曹植亦是才智过人。

曹冲离世之后曹操迟迟未选定继承人,这导致朝中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派力挺曹丕另一派则坚定地站在曹植一方。

纵然有他人默默助力,此事能否最终达成,终究取决于自身的努力。

在拥护曹植的官员行列中,有一位名叫杨修的才子,正是那位以“食鸡不求鸡肋,尝酥必尽一盒”而著称的杨修。

此人之举止虽异于常人实则才智过人,他伴随曹操左右时常为曹植提供宝贵情报。凭借这些信息,曹植的声望得以稳步攀升,渐渐超越了曹丕。

曹植内心并未将皇位视为自己的追求,他痴迷于酒宴与文学之中对政治并无兴趣,因此曹操对他的好感亦随之迅速减退。

曹丕心怀帝位之志,深恐曹操对其失望,因此始终保持着隐忍的姿态。

他饱受哮喘之苦时常发作咳嗽,这些年来他始终未曾于曹操面前流露此症,唯恐曹操因此对他产生疑虑影响其传位之意。

相较之下,倘若曹操未将皇位传承于曹丕,实则对曹丕显得颇为不公。

建国称帝

在公元220年11月25日,汉献帝于台上正式禅让帝位,曹丕由此登基称帝,他将都城名“雒阳”更改为“洛阳”。洛阳之名如此易写易记,实则得益于曹丕的明智决策。

曹丕原本料想自己登基称帝之举,必将掀起轩然大波,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刘备仅是怒斥数语便了事。

刘备目睹曹丕登基称帝,心中颇感不忿遂亦效仿自封为帝。

原本孙权已向曹魏臣服,然而目睹双方皆自立为帝,他内心亦生起一丝跃跃欲试之感,遂毅然反叛并自立为帝。

曹丕在位之时政绩尚算颇丰,然而他放纵情欲难以自控,实为不妥之举。

曹丕自幼体弱多病,登基称帝后亦未加节制,长期服用“五石散”。本质上而言,所谓的“五石散”实为一种毒品,其毒性尤为剧烈。

石胆,作为“五石”之一,虽可入药却潜藏不小的毒性。曹丕在短短一年间,便挥霍了各地献上的23斤石胆,能够存活下来实属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