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动人的5首“无题”,字里行间藏着中国人最懂的深情

发布时间:2025-10-29 22:37  浏览量:4

若说唐诗里有哪种情感最动人,李商隐的“无题”一定榜上有名。他从不说相思,却用“心有灵犀”“春蚕到死”这样的句子,把爱恋的甜、离别苦、牵挂的痛,写进了千年后的每个人心底。这些诗像蒙着一层薄雾,字句绝美却意韵朦胧,偏偏每一句都能戳中人心最软的地方。下面这5首经典“无题”,带你读懂这份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写的是一场短暂相逢后的留恋。前两句用“星辰”“画楼”“桂堂”勾勒出浪漫的相遇场景,昨夜的风与星光仿佛还在眼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全诗的灵魂——没有翅膀不能并肩,却能凭一颗心彼此懂得,道尽了灵魂共振的美好。

后四句笔锋一转,从热闹的“送钩”“射覆”宴饮,落到“听鼓应官”“类转蓬”的漂泊,相逢的暖与离别的凉形成对比,把才子的无奈与遗憾写得细腻又真切。

二、《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诗的开头用“东风”“细雨”“轻雷”营造出朦胧的春日氛围,“芙蓉塘”更添几分柔婉;“金蟾啮锁”“玉虎牵丝”两个精巧的意象,暗写思念如香、如井绳,绵长不绝。

颈联借“贾氏窥帘”(贾充之女爱慕韩寿)、“宓妃留枕”(洛神与曹植的传说),藏住了不敢明说的倾慕;结尾“一寸相思一寸灰”堪称神来之笔,把炽热又绝望的爱恋,化作烧尽的灰烬,读来满是心碎的重量。

三、《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李商隐最家喻户晓的“无题”,开篇“相见时难别亦难”便道尽离别之苦——见面本就不易,分开时更难舍难分,再配上“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暮春之景,愁绪瞬间漫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早已超越爱情,成为执着与奉献的象征:像春蚕吐丝直到生命尽头,像蜡烛燃烧直到化作灰烬,把深情写得极致又悲壮。后四句转而写对彼此的牵挂——怕对方晨起照镜愁白头,怕对方夜吟时觉得月光寒,最后寄望“青鸟”传信,在绝望中留一丝念想,格外动人。

4.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简单赏析:以女子视角写孤独,借典故表爱情虚幻,尾联“相思无益仍惆怅”,道尽执着与无奈。

5.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简单赏析:写诺言落空的失落,“梦啼”“催书”显思念之切,尾联“更隔蓬山万重”,道尽相见无期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