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福建人,刚从浙江金华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金华5点印象

发布时间:2025-10-29 10:05  浏览量:5

标题就摆在这了,心里那点话也就憋不住了。

福建人,刚从浙江金华回到家,脑子里还响着火腿的咸香味。

腿一伸,鞋一脱,先说五点印象,句句掰开揉碎,给下次要去的人省点心。

第一点是路好走。

金华在浙中,四面八方都有高速。

从福建出发,自驾最顺,早上出门,下午就能到,服务区干净,指路牌清楚。

金华有金华站和金华南站,两站名字像,但位置不一样。

金华站在市区里,去双龙洞、八咏楼、万佛塔这条线近,出站打车十几分钟。

金华南站在婺城近郊,离义乌、东阳那边更顺,想连着横店跑的,就选南站。

错选车站,打车钱能顶一顿火腿面。

公交也能用,站牌清楚,扫码就行,不过转线多,时间容易被耗掉。

自驾还是稳,景点散,吃饭点也分布开,一辆车能把零碎串起来,省腿省心。

第二点是山水有门道。

双龙洞先说,金华最老的招牌。

明朝人来过,清朝人也来过,洞口有碑,名字就从洞里两条石龙来的,一条青一条白,雨多的时候,洞顶滴水像龙吐珠。

进洞不走路,趴船里,人一低头,帽子要压住。

水面黑亮,手背碰水一下,凉得清醒。

灯打在钟乳石上,像一排老人在墙边坐着,船家伸手一指,哪块像老虎,哪块像白菜,听着就能笑。

洞后面是冰壶洞,温度一下降,呼吸都更清。

出洞抬头就是北山,山上云一层一层,松树风一吹,像有人在耳边嘀咕。

延福寺也在这条线,宋高宗赐额,唐代就有香火,门前两棵古樟,树皮粗得能刻道道,殿里木梁老,抬头能看到刀痕。

寺后山路窄,石阶有些滑,雨天别贪快,鞋底要带纹。

城里有八咏楼,楼名从“八咏”得来,说的是古人八首诗,东晋时候金华出个才子叫黄门郎,后来还有唐宋名士在楼上留诗,楼边的江叫婺江,水色清,台阶坐下能看到江面游鱼。

楼里展板简单,能把婺州旧事串起来,古县治、科举榜、戏班子,都有影子。

边上万佛塔,明代砖塔,外墙小龛一个挨一个,里头以前放小佛像,后来空了,塔身有裂缝,风一刮会听到嗡声,绕塔走三圈,脚下石板被鞋底磨得亮亮的。

晚上去江边看塔灯,塔影落水,拍照不费力,手机也能出片。

第三点是吃的有底子。

火腿是门面。

金华火腿历史长,宋朝就有“腿气开缸,香满四邻”的话。

做法讲究,选猪得选两头乌,腌、洗、晾、发酵,季节不能差,老厂把握得稳,盐味进骨,油脂包着香。

市场里问火腿,老板一听口音,先切片给尝。

偏瘦的咸冲一点,煲汤提鲜快,偏肥的香慢慢出来,蒸饭一层肉香能盖住整锅。

买的时候看切面,肉色要红,脂白要透,不要发灰。

扛整只费劲,真不必。

买切块真空的就行,回家煲汤、炒笋、蒸百叶包,样样搭。

火腿面简单,清汤一碗,细面一抓,火腿几片,葱花点一下,吸起来顺。

菜场边的小店,十几块,够撑。

金华酥饼得拿一袋,皮层层叠,糖心有甜咸,热的好吃,凉了回烤箱灼一灼又酥起来。

酥饼老店多,别看排队长,翻台快。

问店家要个纸袋,路上不沾油。

汤包也行,皮薄,汤热,醋点两滴,筷子夹着别晃,轻咬一个口,小口吸,别让热汤烫出眼泪。

饭点去小馆,来一盘火腿蒸鳜鱼,蒸汽上来,锅盖一掀,香味先顶鼻尖。

也能试农家笋干老鸭,陶锅慢炖,汤色金,勺子一伸,鸭腿骨就松。

说实在话,网红店也去了,队太长,味道也就那样,反倒是巷子里的阿姨手艺更稳,盐油比例顺口,菜单不花,吃完好打嗝。

第四点是花钱要稳,坑少,但不怕多看一眼。

酒店分三块,江边景观房,老城小旅店,高铁站商务型。

江边景房好看,窗子一开就能看到塔影,不过停车位紧,周末一位难求,车子不动还好,一旦挪车就是一场仗。

老城小旅店便宜,走去夜宵摊只要五分钟,晚上稍吵,耳塞备着。

高铁站商务型实用,干净,送早餐,离市区远,晚饭要靠外卖,车队友好,第二天赶车省心。

时间预算要留出机动,双龙洞排队坐船可能要一个小时,节假日两个小时都有。

八咏楼和万佛塔可以一起看,走路十来分钟就到,日落前上楼,出楼正好拍塔灯。

延福寺适合上午,人少一点,殿里安静,钟声一响,游人脚步也轻。

门票有联票,问售票员就知道,每年活动时间不一定,但总能省几十块,现场买就行。

停车收费按小时算,地面位子一满,千万别在路边违停,抬头看监控杆子就当有人看着。

金华夜宵摊多,烧烤、海鲜、粉干、锅盔,全在江边和小区门口,价签摆着,称重要看清,直接说要几两,省得多花。

第五点是从金华看金华周边。

这地方其实是个枢纽。

想去义乌看小商品,半小时车程,高铁一站到。

义乌国际商贸城像个城市迷宫,走累了坐下喝豆浆,别硬撑,鞋子要穿软底。

东阳横店,老底子拍戏的地方,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秦王宫,走一套要一整天,拍照好看,游客多,早点进园,电瓶车别省,腿最重要。

磐安山里空气好,古道有石阶,安文顶上风大,外套带一件,平时人少,春秋季看云海。

浦江书画小镇出过画家,江边新房子白墙青瓦,拍照清爽,河水清,桥下鸭子一群,孩子看了不肯走。

回到金华城里,再说点老故事,吃起来更有味。

金华古叫婺州,婺字从女从星,古书里说婺宿高照,人才兴盛,科举榜上婺州人不少。

宋代诗人胡则写过“婺女星高动地文”,金华人读书这脉就从这来。

八咏楼下曾有“唐三十六名贤祠”,祭的都是金华先贤,后来毁了,楼里现在的展品提了一嘴,细看能找到老地名,像莘畈、蒋堂、汤溪,走路时心中有图。

万佛塔边原来有老街,茶馆里说书讲过“吴越争霸”,婺江边还打过仗,水里曾沉兵器,解放时捞上来一把锈刀,后来送到市博物馆。

延福寺门口那口古井,传说宋高宗南渡路过,喝过一瓢,井水甘,旁边石栏新修,井口深,别让孩子探头。

双龙洞一带旧时叫石门洞,金华人春游就在这边,民国时候的游记里有几句话,“舟穿石门,水光如墨”,现在读着还是有画面。

实用的再总结一轮,省时省钱省力。

出行选自驾,车龄靠谱,导航用高德,避堵靠谱。

不自驾也行,高铁到金华站更省事,打车到城里近,滴滴起步十来块,公交刷码两块。

住三晚比较刚好,第一天城里走楼和塔,晚上江边夜宵,第二天双龙洞和延福寺,下午回城喝茶,第三天看你要不要去义乌或横店,腿脚好的上磐安,清静一点。

带孩子的少排队,多选公园,江边有儿童滑梯,夜晚有喷泉,走累了吃碗馄饨,胃舒服。

老人的行程别太满,楼梯多的点能不去就不去,八咏楼爬到二层看江就够,塔远看就好。

吃饭点别卡正点,提前半小时,后延一小时,都能避开人群。

景区土特产多问价,先试吃再买,拒绝要干脆,笑笑就好,摊主也懂。

买火腿看生产日期,别贪便宜,太便宜多半是边角料,回去切不开,刀口崩。

酥饼易碎,分装两袋,行李箱上层铺件衣服,回到家还是完整。

拍照别站楼梯口,转身让路两秒,大家心情都好。

垃圾袋随手装口袋,边走边装,城市干净,游人舒服。

最好挑工作日去,房价低一截,队伍短一半,店家有空聊两句,还能学两道做法。

下雨天一样可玩,洞里不淋,寺里能躲,江边雨声拍伞,慢走也有味道。

晴天多喝水,江风有点硬,围脖带一条。

回程带着火腿、酥饼、笋干、茶叶,行李里塞得满满的,嘴里还回味那碗火腿面。

金华不张扬,走几步一段老事,抬头一眼好景,转身一口老味道。

五点印象说完,心里还热乎。

下次再去,还是自驾,还是挑工作日,还是带空箱子。

城市不喊话,路给你走,味给你尝,故事给你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