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只是开始!苏轼11王牌词牌全解析,大江东去也俯首
发布时间:2025-10-28 12:02 浏览量: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出口,银河都侧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阕唱罢,江风也鼓掌——苏轼,北宋最会“带货”的才子,把旧曲填成新魂。水调歌头、念奴娇、定风波、江城子、浣溪沙、临江仙、蝶恋花、沁园春、如梦令、鹧鸪天、行香子,十一张词牌,十一幕人生:或密州出猎,或赤壁怀古,或澡堂搓背,或夜雨翻墙……下面,让我们拆开这位“大宋第一流量写手”的锦囊,看他把每一道旧牌,都洗成千古绝唱。
1. 水调歌头
代表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6 密州中秋夜)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当夜,苏轼与僚属“欢饮达旦”,大醉。
七年没见面的弟弟子由(苏辙)近在济南,却因公务不能相会。
他把“月亮”当成长途对讲机,隔空喊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原是隋炀帝开汴河时的“水调”大曲,早已有之;东坡只是第一个把它写成千古绝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吐槽:“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相当于官方宣布:后世中秋写词,别再参赛了。
2. 定风波
代表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082 黄州途中遇雨)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乌台诗案后贬黄州,苏轼与友人春日出游,中途暴雨,众人狼狈找地方躲。
他“竹杖芒鞋”,慢悠悠淋雨,还写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是教坊旧曲,但经苏轼一写,直接升级为“人生境界BGM”。据说后来有人拿这首词去考进士,考官看完默默批注:“满纸‘不服’二字。”
3. 念奴娇
代表词:《念奴娇·赤壁怀古》(1082 黄州赤壁矶)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被贬黄州,穷得只能吃野菜,却天天江边“怀古”。
那天他站在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借题发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曲名来自唐玄宗宠姬念奴,歌声能穿透广场噪音。苏轼把一首“艳曲”填成“大江东去”,成功解锁“豪放派”隐藏副本。宋人笔记吐槽:东坡唱完,江面浪高七尺,吓跑一艘运盐船。
4. 江城子
代表词:
甲)“密州出猎”版(1075)——“老夫聊发少年狂”
乙)“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版(1075)——“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白天:带两百骑兵出城打猎,射杀一只秃鹫,回府立即写“左牵黄,右擎苍”。
夜里:梦见亡妻王弗,哭醒,起床写“十年生死两茫茫”,纸巾不够,用袖子擦。
“江城子”也是唐曲,但苏轼把同一调子白天写成“最燃军歌”,夜里写成“最深悼亡”,被后世称为“日燃夜泪”操作。
5. 浣溪沙
代表词:《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五首》(1078 徐州)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录其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徐州春旱,苏轼率百姓到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带队“谢雨”。
沿途看到“黄童白叟聚睢盱”,回衙一口气写下五首“乡村振兴”报告文学。
“浣溪沙”因西施浣纱得名,向来写闺情;苏轼却用它写“扶贫现场会”。清人王士禛吐槽:“读东坡《浣溪沙》,如看宋代《新闻联播》。”
6. 临江仙
代表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1082 黄州临皋亭)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在黄州自己开荒种地,夜归家门已锁,翻墙失败,只好躺在江边听涛。
写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第二天满城的谣言说他“连夜跑路”。
黄州太守徐大受听说苏轼“失踪”,吓得狂奔到临皋亭,结果发现他“鼻鼾如雷”,正躺在船底晒太阳——宋代版“网红失踪事件”。
7. 蝶恋花
代表词:《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贬谪途中路过岭南,看见“墙里秋千墙外道”,被少女笑声撩到,回家写词。
“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旧曲,苏轼却用成“春游Vlog”。金圣叹批注:“东坡一笑,千古少年同时心动。”——堪称宋代最佳“脱单文案”。
8. 沁园春
代表词:《沁园春·孤馆灯青》(1082 黄州)
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团团。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10.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浴罢)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苏轼被贬后寄居定慧院,夜写“孤馆灯青,旅枕梦残”,给自己打鸡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沁园春”因东汉沁水公主园林被外戚强夺而得名,自带“维权”属性。苏轼借题暗讽新党,表面写“射天狼”,实则把朝中小人排好队,一人一支虚拟箭。
---
9. 如梦令
代表词:两首“浴罢”小令(1084 泗州雍熙塔下澡堂)
如梦令·浴罢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自净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
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
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苏轼泡公共澡堂,被搓背师傅“技术震撼”,回房写“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原曲叫《忆仙姿》,他觉得“太艳”,随手截取原词里“如梦,如梦”改牌名。从此“如梦令”正式出道。——中国史上唯一一次“搓背搓出新词牌”。
10. 鹧鸪天
代表词:《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1085 惠州)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贬惠州,家徒四壁,隔壁老妇人每天送“番薯叶”救急。
苏轼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把穷日子过成“田园综艺”。
“鹧鸪天”是唐曲,但苏轼把“贬谪苦情”写成“农家乐”,气得同时被贬的友人写诗吐槽:“子瞻把惠州当天堂,我却被蚊子咬到怀疑人生。”
-
11. 行香子
代表词:《行香子·过七里濑》(1073 杭州)
行香子·过七里濑(一叶舟轻)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巡查富阳,夜过七里濑,听“猿声两岸”,写“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行香子”原为佛教行香仪式音乐,苏轼拿它写“江山速写”,被称“佛门神曲秒变航拍片”。有人统计:全词 46 字,出现 8 个动词,画面每秒 60 帧,堪称宋代最高帧率。
北宋乐府署曾统计:苏轼一人填过 350 余首词,涉及 80 多个牌调,相当于给 80 多位老歌手做了“翻红企划”。
东坡的“人生十一面”也尽收眼底:有中秋的旷达、风雨的潇洒、赤壁的豪迈,也有澡堂的俏皮、江边的失眠、孤馆的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