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集:“词作之王”陈维崧笔下的女性梦华录

发布时间:2025-10-28 13:06  浏览量:4

从唐宋到明清,填词的才子佳人成千上万,究竟哪一位的词作最多?

这位牛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才子陈维崧,存世词作1600多首。

他是江苏宜兴人,老爹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

五岁时,陈维崧已能吟诗。十七岁应童子试,拔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被文坛领袖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凰”。美髭髯,时称“陈髯”。

骈文、词,最负盛名。与朱彝尊、纳兰性德并称“清词三大家”。

叶嘉莹先生曾评价:陈维崧编有一本词集《今词苑》,还编有《妇人集》。他自己的创作则有一千数百多首,古今的词人要论创作数量之多,陈维崧可说是无人能比的。他的词气魄大,笔力遒,可惜微欠沉郁。


明亡后,陈维崧游食四方,交往的名流颇多,如吴伟业、冒襄、龚鼎孳、姜宸英、王士禛等,其中与朱彝尊关系密切,在京师常切磋词学,并合刊过《朱陈村词》。

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将女儿许配给陈维崧之弟陈宗石后,陈宗石入赘商丘侯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

后来,陈维崧寄居江苏如皋冒襄(明末四公子之一。著有《影梅庵忆语》,追忆与秦淮名姬董小宛浪漫的爱情生活,是忆语体鼻祖)水绘园期间,与冒襄叔侄共同编写《妇人集》,收录了李香君、陈圆圆、寇白门、柳如是、徐灿等才女的轶事及诗作。


《妇人集》中,记载有一位尼姑妙音,是崇祯时宫人,明亡后出家于北城文殊庵,熟谙宫中旧事——

长安女尼妙音,旧先帝时宫人也。

国破后出居民间,祝发于北城之文殊庵,与海昌相国居址相近。

常出入相国家,谈宫中旧事。

及甲申三月事,甚悉,言:十九日夜漏欲尽,先帝遍召内人,命其出宫避贼。是时黄雾四塞,对面不相见。帝泣下沾襟,六宫皆大哭。

又言宫中侍姬,都以青纱护发,外施钗钏。自遭丧乱,香奁宝钿,悉为人夺,惟存青纱数幅,犹昭阳旧物也。

吴江吴兆骞《白头宫女行》(吴大才子流放宁古塔期间创作的叙事长诗。以白头宫女自述展开,追忆前朝宫廷宴乐盛景,对比潼关失守、军锋逼京等战乱突变,最终呈现君王殉国、宫眷流亡的悲剧终局)

云:

长安女冠头似雪,曳地黄絁悬百结。

手执金经泪暗流,云是前朝旧宫妾。

又云:

一托香台已十秋,每谈遗事自生愁。

室中漫礼金仙席,梦里还随玉辇游。

惆怅生年遘阳九,戒珠持遍甘衰朽。

天家龙种尚飘零,贱妾蛾眉亦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