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负债人大赦
发布时间:2025-10-28 12:33 浏览量:4
灵魂拷问,你还欠多少?
都知道前些年很多人都在玩一场捆绑游戏,紧巴巴的,喘不过气,社会穿着制服负责在边上拿皮鞭不停地抽。
也没安全词,全国近900万失信人,越挣扎勒越紧。
肉眼可见,越来越多人正在陷入债务泥潭,而且还带着点加速度。
所以这两年出现一个什么新情况呢,就是银行道心比负债人还稀碎,先摊牌了。
很多地方如果现在你房贷快撑不住了,要断供了,银行可能顾不上来恐吓你了,大概率会好声好气来跟你商量,要不然每个月咱象征性还点,都不容易,尽量别崩。
为啥这么示弱?没办法,姿态必须得放低,法拍房太多,排队等着叫号,上架了也不一定处理得了,断供了就真变不良资产了,还不如让利苟住,一口仙气吊着。
这两天还有一条小新闻。
央行看不下去了,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救济政策,即对于新冠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
相当于搞了一次松绑,提速了大家的信用修复周期。
大家去读历史,都知道一个东西,历朝历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改年号也好、打胜仗也好、发生大灾也好,历代王朝不定期都会搞一个大赦天下,去赦免一批人的罪刑。
比如讲汉灵帝刘宏,可以说是历代君王里最爱搞大赦的一位,在位22年,大赦天下了20次,搞得跟每年过年一样。
然后清朝算是封建王朝里最抠门的,267年里拢共搞了19次大赦,平均14年搞一次。
还有一个倒霉蛋,叫杨慎,23岁考中状元、明朝著名才子,后来因为站错队被发配了,关键是他一辈子其实经历了六次大赦,结果都没他的份,终老他乡。
那回到眼下,这一波因各种各样原因被困住的负债人,也确实需要来一次无论什么程度的“特赦”。
都知道现在逾期、违约、失信的“老赖”很多,但说实话,里面还是要分情况看的,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人。
固然,里面确实有一部分不是什么善茬、本来就是打算破罐子破摔、或者各种花招故意有钱不还的;
以及还有那种所谓大贪,以前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各种高杠杆、各种骚操作,人心不足蛇吞象,结果资金链一断、大厦崩塌,这种不光坑了自己、也害惨了很多普通人。
但是还有一波人,其实要单独拎出来讲的,就是很多正儿八经搞搞小创业小生意、或者多买了套小房子的普通人。
他们确实上了点杠杆、欠了点钱,但没有人发心说他是要去坑别人、想借钱故意赖的,只是说赶上趟了,又是戴了几年口罩、又是漂亮国要跟你各种掐架,反正这几年账面都是一塌糊涂,很多人就这么扛不住了。
然后反正征信也花了、银行也把你拉黑了,吃官司的更不用说了、飞机高铁也拜拜了,一天到晚嘘寒问暖的只有各种二转公司、平台借贷、各种民间高利贷。
所以造成一个现象就是,这波本来应该在经济发展里最具活力的骨干,现在被困在债务的死亡螺旋里打转,根本出不来。
打个比方,国内的企业基本盘,其实是90%的小微企业,它们创造了社会80%的就业,但同时也是压力最大最危险的那波,和个人一个道理。
而且还有一个什么情况呢,失信、违约、老赖这些词,无论沾上哪个,都是天然带着潜台词的,就是不由分说往骗子、不讲规矩、不是啥正经人那个方向去的。
那这种一刀切的划分,就一下子把那波其实还算讲究、体面、积极的普通人,盖棺定论成了负罪者,背负了巨大的道德谴责和社会压力,导致更加的一蹶不振。
很多人最后就只能去玩以贷养贷、十口锅九个盖,把自己套进去了,肥了各种野路子机构和互联网平台。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央行的这次征信系统重新校准,确实也算得上是一场及时雨,不能一杆子全掀翻、把人锁死寸步难行。
如果系统卡机了,那有时候就得试试重启。
不管怎样,希望那些意外落水的朋友,早日上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