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夜蝴蝶(769字)
发布时间:2025-10-28 10:55 浏览量:4
佚名
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烁,胡志明市的街头,就有美女骑着摩托车游荡,人称“夜蝴蝶”。
她们时停时走以招揽客人,一次交易15美元就成。但其中也有不守规矩者,常与黑帮勾结,偷抢嫖客财物,甚至暴力勒索。据统计,越南约有20万性工作者,其中40%携带艾滋病毒,只胡志明一市 便有约3万处性交易场所。
越南美女自古便是东南亚的传奇,她们既能吟诗作画,也能魅惑沙场。她们的美,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红莲,既清雅又妖娆,引得无数男人魂牵梦绕。可这‘美’字背后,藏着的不仅是歌舞升平,更有血泪交织的生存法则。”
越南妓女的起源,可追溯至千年之前的李朝。据《大越史記全書》记载,李朝宫中有一陶姓女子善歌,得名“陶娘”,从此“姑姚”(Côđầu)一词便成为艺妓的代称。这些女子自幼受训于教坊,习得歌舞、诗书、嘲剧,甚至需通过朝廷的“歌试”选拔,才能穿上华服入宫献艺,堪称“文艺顶流”。
这些艺女不仅卖艺,更是权贵的玩物。黎朝官员阮有整家中养了十多位姑姚,每逢宾客至,便令其歌舞助兴,文人墨客更以赠诗为风雅,范廷琥、阮攸等大诗人皆与姑姚有过风流佳话。表面上,她们是才子佳人的红颜知己;背地里,却是贵族彰显身份的“活花瓶”。
艺伎分两类:歌姑姚(卖艺)与姑姚(陪酒)。前者清高,后者暧昧。但到了近代,歌馆沦为黑帮据点,不少艺妓被迫卖淫,“诈形”(伪装艺妓)横行,连越南史书都感叹:“歌馆藏污纳垢,诗情终成笑谈”。
近年随着经济开放,越南年轻人对“一夜情”趋之若鹜。河内公关经理萱坦言:“同居已是常态,父辈的传统早被打破。”但性解放背后,却是艾滋病的肆虐与性别暴力的蔓延。
面对屡禁不止的性交易,一些越南社会学家呼吁“嫖娼合法化”,称此举可保护妓女权益并增加税收。但反对者痛斥:“这是将女性商品化,与千年姑姚文化背道而驰”。
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政府,面对屡治无效、世风日下的情况也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