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去了无锡和俆州,直言不讳:无锡人和俆州人气质截然不同!
发布时间:2025-10-28 09:32 浏览量:4
杭州到无锡只要一杯奶茶的时间。
火车窗外是太湖水和油菜地。
一脚下车,空气里带着湿润。
路边梧桐叶子宽,风一吹就哗啦响。
无锡人说话轻,尾音软,像糯米团子。
买个生煎,老板提醒别急,汤多,烫嘴。
排队时不催不挤,手里拿号,抬头看油锅里金边冒泡。
无锡的甜味不藏着。
酱排骨一口下去,酱汁黏在牙齿上,想说咸,又忍不住再夹一块。
小笼皮薄,筷子一挑,像提个小灯笼。
旁边的大叔把醋倒满,喝汤先抿一口,再笑。
步行到南长街,青石板湿漉漉,桥洞里吹来水气。
船桨在河面划开,灯笼影子晃来晃去。
这里从明清时就是盐米码头,夜里茶馆不关门,评弹声一直绕着青砖墙。
河边的门楣都低,门口挂福字,狗趴在门槛上打盹。
想拍照,先让狗爷睡。
拐进小巷,看到锡剧票友在练嗓,唱腔软,像棉花里透了点风。
老阿姨递来一个青团,说是清明前后新搓的。
豆沙甜,艾草香,嘴里满满的春天味。
从南长街出发到惠山古镇,路边都是桂花树。
惠山祠堂群像一本厚家谱。
这里最早的祠堂可以追到明代,有的家族到现在还来祭祖。
牌坊上刻着“忠孝节义”,石狮子鼻子被摸得发亮。
讲解员说,清代的进士出了不少,祠堂里挂匾额,都是当年文人的体面。
上山一点到惠山泉,苏东坡来过,说“茶水以惠山为第一”。
泉亭边有人排队接水,老伯用旧铝壶装满,提着回去泡茶。
来无锡,最好自驾。
景点分散,地铁到不了老巷子深处。
自驾能把南长街、惠山、灵山一起串起来。
灵山那边佛手高,站在广场上能看到太湖面。
刻经墙一块块,风吹过,旗子呼啦啦响。
下午太阳往下走,湖面像铺了锡箔纸。
这边的人做事慢,心气往里收。
排队时有人让小孩先上,有人把凳子递给老人。
开车礼让多,停车位不紧,一圈就能找到。
无锡人的力气不往脸上放,话少,手稳,酱汁厚,味道长。
晚上住在拈花湾附近的小院。
榻榻米一铺,门外是竹子,风一吹沙沙响。
灯光暖,脚步轻,夜里能听见虫叫。
第二天一早坐高铁到徐州。
窗外的颜色一下子硬了。
地面平,天很开,风顺着路直直刮过来。
徐州人走路快,眼神直,嗓门一抬就到街对面。
到了彭城广场,兵马俑复制件立在草地边。
城里有股汉风劲儿,骨头硬,话快,杯子碰得响。
先去云龙山。
山不高,台阶密,松树像撑开的伞。
山腰有碑刻,多是明清时文人留下的字,笔画厚,气息稳。
山顶看云龙湖,像一条弯刀,湖面有帆船慢慢走。
湖是人工整出来的,老徐州把城南的水系连起来,变成现在这片开阔。
湖边骑行道很长,租车一小时能绕半圈。
中午去彭城路吃地锅鸡。
铁锅围着炭火,锅边贴玉米饼,鸡块酥,土豆面,蘑菇脆。
老板拿铁夹把锅边的饼掀一下,香气往脸上扑。
旁边桌的哥们举杯喊,声音厚,笑也直。
这座城喜欢实在。
面都是大碗,菜都是大盘,盘底见油光。
说起历史,徐州是九州之一,古称彭城。
项羽在这里称霸王,乌江之前,马蹄声震得河岸碎。
城西的龟山汉墓,是西汉楚王刘戊与王后的合葬。
两条墓道像两条龙,青石拼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墓里的编钟敲一下,回音在耳朵里绕。
棺椁上雕花,兽面突目,牙齿清楚。
馆里有文物,铜器发绿,玉衣碎片闪光。
汉文化展示区里能看到画像石,车马、宴饮、射猎,生活气都在石头上。
汉人的气质,像徐州人的语调,直,硬,不拐弯。
下午去潘安湖湿地。
潘岳是西晋才子,字安仁,颜值高,写“秋兴赋”名动京洛。
湖以他命名,水草丰,芦苇摇,黑翅长脚鹬从水面跨过去。
木栈道往湖心伸,风带着荷叶味,太阳在云里钻来钻去。
坐小船兜一圈,船老大讲以前这里是采煤塌陷地,后来治水种草,才变成现在的湖。
天边红了一线,水面像翻了个身。
夜里回到市区,去淮海东路吃把子肉。
五花肉切厚片,卤汁黑亮,筷子一挑就散,送上一碗米饭,一口闷下去,肚子里暖。
隔壁小伙子蘸着蒜泥,吸溜一声,嘴边一圈油。
徐州的味道不甜不腻,咸香往里走,辣椒是点睛。
一碗辣汤下去,鼻尖冒汗,心里舒坦。
住在青年路附近的小旅店。
老板娘有点飒,拿钥匙敲了一下柜台,说爱干净就行,别挑刺。
房间不大,窗外是路灯,车鸣一阵一阵。
被子晒过太阳,枕头硬一点,睡得踏实。
两座城走下来,气质像两条路。
无锡走的是水路,柔,缓,绕。
徐州走的是陆路,直,快,硬。
无锡人像江南竹子,往上长,腰不折。
徐州人像北方槐树,根扎深,荫大。
在无锡,早餐适合吃糕团、豆腐花、小笼。
在徐州,早上来一碗辣汤、油饼、把子肉夹馍,血脉嘭嘭跳。
在无锡,喝茶要挑水,惠山泉最好,壶要紫砂,泡的是眉毛尖。
在徐州,喝酒要痛快,二两不过瘾,干脆来半斤,杯口磕在一起,脆响一声,交个朋友。
自驾是最稳的方式。
无锡景点分三条线,一条江南古运河和南长街,一条惠山古镇和祠堂群,一条太湖与灵山。
停车点分散,公交要等,地铁站离巷子还有一段路。
自驾能把节奏握在手里,随时停,随时走。
徐州景点跨度更大,东北面的龟山汉墓,南边的云龙湖,西南的潘安湖,东边的贾汪矿山地质公园,一张网铺开,车是针,串起来才好看。
高铁站要分清。
无锡有无锡站和无锡东站。
无锡站离市区近,出站就能换地铁,去南长街方便。
无锡东在新区,离市中心远一些,去太湖方向倒是顺路。
徐州有徐州东和徐州站。
徐州东在新城区,车次多,打车到云龙湖二十分钟左右。
徐州站靠老城,离彭城路、淮海路近,吃夜宵省事。
住宿别贪海报。
无锡湖景房看着浪漫,到了才知道落地窗外可能是堤坝,还可能有蚊子围着窗楞转。
想看湖,选太湖大道沿线高层视野开阔的酒店,楼层十五层以上更稳。
想安静,挑惠山古镇外圩的小院,晚上人走光,听水声睡。
徐州湖景房多在云龙湖东岸,景色好,节假日吵,广场舞音乐到十点。
要清净,选青年路背街小旅店,硬件一般,老板实在。
工作日出行更舒服。
无锡的南长街周末人挤人,平日下午就像走亲戚,慢慢逛,慢慢品。
徐州的博物馆周末队伍像蛇,工作日直接进,讲解员也有空多说两句。
省钱有招。
无锡小笼别只去网红店,巷口苍蝇馆子四两一笼,皮薄汤多,坐板凳也香。
太湖边渔家餐厅看景收服务费,点清蒸白鱼、银鱼炒蛋就够,别被大拼盘带偏。
徐州地锅鸡选居民楼下的小店,半只鸡就够两个人,玉米饼不要加太多,吃不完浪费。
龟山汉墓买联票,顺路把汉文化景区一次走完,省来回打车。
拍照避坑。
无锡南长街最佳光线在傍晚,桥洞灯亮,水面反光,站桥头左侧拍,避开广告牌。
徐州云龙湖日落点在南岸风景带,湖心亭做前景,红云进画面。
吃喝走停留时间也要掐点。
无锡南长街建议两小时,惠山古镇三小时,灵山半天。
徐州云龙山到湖边走一圈两小时,龟山汉墓两小时,潘安湖三个小时。
带娃的家庭准备推车,南长街石板缝大,轮子卡,走路慢点。
徐州风大,给小孩戴帽子,湖边太阳晒,抹防晒。
下雨天也不怕。
无锡雨里更有味,青石板亮得像刚洗过的盘子,茶馆泡一壶,窗纸上有雨点印子。
徐州雨里去博物馆,慢慢看,青铜器的绿在灯下更沉。
夜宵收尾最能看出两城性格。
无锡夜宵是一碗小馄饨,一把葱,一点虾皮,清清爽爽,回去就睡。
徐州夜宵是一盘烤串,一碟花生米,一壶小酒,聊到嗓子哑,回家才散。
两城的性格不分高低,像两种脉搏。
一个细,一个粗。
一个藏着劲,一个摊开来。
走法不同,味道都正。
最后给条路线,省事好走。
无锡两天一夜,自驾。
第一天上午南长街,午饭生煎小笼,下午惠山古镇,晚饭酱排骨,夜里拈花湾散步住下。
第二天上午太湖边散步,灵山广场看佛手,中午银鱼炒蛋清蒸白鱼,下午开车回市区坐高铁去徐州。
徐州两天。
第一天到达先云龙山加云龙湖,傍晚湖边骑车,晚饭地锅鸡加把子肉。
第二天上午龟山汉墓加汉文化景区,中午辣汤油饼,下午潘安湖坐船走栈道,傍晚回城吃烤串,晚上火车回杭州。
走完这圈,能分得清两座城的脾气。
无锡像一杯温热的龙井,入口淡,回甘长。
徐州像一碗刚出锅的辣汤,先是一把火,随后是热乎气。
人也像这两样东西。
一个慢,一个快。
一个软,一个硬。
都好相处,都有味道。
路上的风也有两种味道。
太湖边是湿甜,徐州城是干爽。
装在胸口,回杭州时还在打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