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绝恋: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山径·关军)

发布时间:2025-10-27 06:28  浏览量:4

【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背景音乐】月满西楼(纯音乐).mp3

.

沈园绝恋: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

【关军】

.

.

沈园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而那段被命运拆散的情缘,却在时光的褶皱里愈发清晰。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是才子佳人的绝唱,是封建桎梏下的悲歌,更是千年文墨里最痛的一笔。

红酥手捧过的黄藤酒,泪痕浸透的鲛绡帕,最终化作“错错错”与“瞒瞒瞒”的叹息。五十年后,白发诗人仍见惊鸿照影,而世间深情,大抵如此——愈是短暂,愈是永恒。

余伤之,作《钗头凤·沈园绝恋》。词曰:

.

钗头凤·沈园绝恋

关军

春波皱,黄昏后,故园幽径人空瘦。心犹碎,夜难寐。一怀幽愫,十年憔悴。愧!愧!愧!

诗痕旧,山盟负,昔时鸳侣他人妇。朝垂泪,暮酲醉。灯昏孤馆,苦萦寒岁。悔!悔!悔!

.

愿你在字句间,触到那一场未尽的春色,与那一生未愈的相思。

.

.

沈园绝恋钗头凤

绍兴十三年(1143)的临安城,二十岁的陆游与表妹唐婉在沈园定下婚约。彼时她执红酥手为他研墨,他蘸春雨写“世情薄,人情恶”的句子给她看。宫墙柳下,这对才子佳人以为抓住了整个春天。

婚后三年,陆母的眉头越皱越紧。唐婉晨昏定省时奉上的诗稿,被斥为“淫词艳曲”;她为陆游整理的策论,反成“妇夺夫志”的罪证。当占卜者断言“此妇妨功名”,陆游的辩解在母亲以死相逼前溃不成军。休书落笔那日,沈园的桃花突然谢尽——后来他才懂,那场东风恶,吹散的是他们的一生。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寒食节,三十一岁的陆游在沈园偶遇唐婉。她正为夫君赵士程浅斟黄藤酒,发间金钗换成了象征宗妇身份的玉簪。曾经与他共赏的满城春色宫墙柳,此刻竟成了最痛的风景。醉墨淋漓间,陆游在粉墙题下《钗头凤》:

.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欢情薄”三字力透壁面,不知是怨母亲专制,恨自己懦弱,还是怪命运弄人。最痛的“错错错”三叠,像把钝刀反复割开旧伤——若当年再坚持些,若科举早登第,若……可世上从无若字可写。

唐婉再见此词时,赵士程默默退入廊外阴影。她指尖抚过“泪痕红浥鲛绡透”,绢帕上晕开的何止胭脂?传说鲛人泣泪成珠,而她的珠泪早在那年休书落地时便流干了。归家后,她以血泪和成应答:

.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病魂常似秋千索”竟成谶语,未及深秋,这位才女已化作沈园地底一缕香魂,年仅二十八岁。赵士程终身未再娶,将她的诗稿与那方浸透血泪的鲛绡帕同葬。

庆元五年(1199年),七十五岁的陆游拄杖重游沈园。伤心桥下的春波绿得刺眼,水中忽然浮现少年时的一幕:唐婉提着裙角追蝶,惊起一滩鸥鹭。他在《沈园二首》中写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原来有些身影,要用五十年时光才能看清轮廓。沈园的老柳又抽新芽,可再无人与他共赋“杨柳青青著地垂”。当年题词的粉壁早已斑驳,唯有那三声“莫莫莫”仍在时光里回响——莫再思,莫再念,莫再……可若真能忘却,怎会四十年间九访沈园?

开禧三年(1207年),八十三岁的陆游在临终前仍梦回沈园。据《渭南文集》记载,他最后的手稿上有一行未完成的诗:“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2025.10.26)

.

.

【作者简介】关军(1969-),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满族。从警三十余年;湖南邵阳警营诗人,作品见于《人民公安报》、《中华诗词》等刊物。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