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近现代文化人中有四大无耻文人的传说

发布时间:2025-10-27 20:37  浏览量:4

在近现代的文化人中,有一个很广泛的认为

郭沫若、老舍、臧克家、冯友兰是现在文化人中四大无耻文人,但也有人觉得他们有些人并不无耻,只是被历史的洪流所裹挟,这四人被认为“无耻”的原因

郭沫若

是 私生活混乱,薄情寡义。他先抛弃老家的新婚妻子,与日本女人结婚;后又抛弃日本太太和5个孩子,和于立群结婚,

因学术研究需要文物资料,热衷于挖皇帝陵。在当时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挖开明朝定陵,致使大量文物氧化无法保存,还计划挖掘武则天的乾陵和秦始皇陵,被周总理拒绝才停止,

而且是个软骨头,谁有权就崇拜、吹捧谁。他曾作诗赞美斯大林、江青,四人帮倒台后,又写文章抨击他们。鲁迅评价他“才子 珂罗茨基”(珂罗茨基有“流氓痞棍”之意),肯定其才华却看不上他的德行,林语堂也评价他“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

老舍原名叫舒庆春,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北京人艺编剧,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但被周作人等人评为四大无耻文人之一,原因主要是老舍个性较为软弱,无坚定的立场,使得吴祖光遭到了迫害,因此被人不喜。不过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老舍先生在文学创作上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臧克家是著名诗人,也是闻一多的学生,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还曾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关于他被列为“无耻文人”的原因并不清晰,有可能是当时存在误会,应该是有些冤枉,臧克家的诗歌以反映农民生活和社会现实著称,他的创作态度认真,对国家和人民怀有深厚的情感。

冯友兰是因为

喜欢见风使舵,在政治上是“软骨头”“墙头草”。抗战初期,清华教授中流行“岱孙(陈岱孙)怎么说,事情就怎么做;事情怎么做,芝生(冯友兰字芝生)就怎么说”的话。第五次反围剿后他被国民政府逮捕,很快向国民政府妥协,多次接受蒋委员长宴请并主动写文章歌功颂德。建国后的十年浩劫,他早早登报否定自我,全盘否定自己之前的学术成果,

他曾著《中国哲学史》被称为“新儒家”,但在特殊时期积极站在批孔批林立场,把文字作为反革命集团的工具,还专门发表诗歌赞颂反革命集团,成为他们的四大顾问之首,胡适生前曾说:“天下蠢人恐无出芝生右者。”芝生是冯友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