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酿酒时,江南扑鼻的糯米香却成了永恒的回忆
发布时间:2025-10-27 16:16 浏览量:4
江南自古好酒,也许和文人墨客喜欢饮酒有关,自古江南多才子,所以酒文化在江南还是相当盛行的。
江南的酒多以糯米为原料,配上红曲发酵,酒精度数不高,颜色红色,入口微甜,但后劲十足。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多少米放多少水多少酒曲家家都有自己的份量,哪家酒做得好那是四邻八乡都夸赞的。现在随着工业化发展自己家里还保持酿酒传统的人家不多了。
记得小时候一到农历十月或者11月,浙江大地家家户户都会动起来,干起酿酒这一大事,毕竟过年要喝酒,这酿酒的事就变成头等大事。
柴火灶台火烧的旺旺的,上面的蒸笼蒸的就是糯米,等到糯米熟了那满屋都是糯米香,如果全村都在做酒,那是满村都是糯米香,这时候的饭食必然是糯米,我们都眼巴巴的盯着蒸笼,等到家长说熟了立马开动,加上干菜肉沫,奢侈点的再早早备好油条,拿出毛巾自己做个糯米饭团那味道绝了。
最期待的还是发酵环节,那时候的酒都装在大缸里,缸子用塑料布密封,要不了几天我们这帮孩子就忍不住要掀开塑料布偷看,这时候被大人发现免不了一顿责骂,毕竟发酵还是需要密封的。
发酵个10天那时候酒是甜的,度数也低,当饮料是最好的,远比现在的甜酒酿好喝多了。再接着发酵个把星期,酒就基本上差不多了,然后一个竹篓放进去,竹篓能隔绝糯米和酒,要喝酒直接竹篓里拿酒勺打。
记得当时喝酒都是酒缸里直接取的,不像现在要装到瓶子里保存,江南冬天冷,那酒喝整个过年一点问题都没。
工业化时代到来,产品都大规模生产了,包含酒。慢慢的各家各户都不再酿酒了,江南的主力军米酒也让烧酒和啤酒慢慢蚕食,随着父辈的离去会做这传统米酒也就越来越少,街上店里卖的米酒好喝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淡淡的没有酒味,喝多了了头疼。
又到一年入冬时,可江南大地糯米香已经早已淡去,可那红红的糯米酒一定还有人记得,那是儿时的念想,那是父母的心血,那是过年那浓重的年味,那是我们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