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 婚------近代史话(1)
发布时间:2025-10-27 01:59 浏览量:4
一、逃婚美国十年
在旧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宗法制度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才被彻底否定和批判,然而在这一百多年来,曾经有多少当年大张旗鼓的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斗士却始终没有摆脱封建婚姻制度带来的不幸和迫害。不幸都是因为包办婚姻造成的,但所受的迫害各不相同。其实说穿了造成这种不幸的根源,概括起来也就只有八个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这一铁律在旧中国以前上自封建帝王下止平民百姓,无人可幸免。
这冰冷如铁、又神圣不可动摇的八个字,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甚至在一百多年来的旧中国男女婚姻大事上不知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
胡适在婚姻上为了逃脱这八个字的束缚,18岁借用“求学”机会,逃亡美国一躲就是10年。但是这十年他没有白废,不觉意拿了25个不同学科的博士学位(其实胡适终生获得包括荣誉博士25个),通晓了13国语言。这时他春风得意,趾高气扬,满以为现在的胡适博士不是以前的胡适了,完全有资格、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婚姻自己说了算,岂能由他乎?可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一回到安徽乡下便身不由己了。
中国有一段经验之谈,有些事可以躲过一时,但躲不了一世。首先让胡适万没想到的是他那位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未婚妻,江冬秀竟然有那么顽强的耐心。这是因为她相信婆婆常常教导她的话,世上的好事往往都是等来的,结果这一等就是12年(胡适出国两年前,也是他考中秀才的当年,母亲亲自作主同江家定了亲)呀,王宝钏守“寒窰”也不过18年,而且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可是她为了求得和这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才子的美好良缘从17岁一直等到29岁,作为一个女孩子,这个年龄在旧中国绝对是超级大龄了,还好总算没有白等,现在他终究还是回来了,只要你回来本姑娘岂能放过你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负心汉,老夫人更是喜上眉梢。
胡适回家后装作压根就像没有这回事似的,或者想着她们可能早就把这事忘了。所以见了母亲面,先是请安问好,嘘寒问暖,然后再向老娘邀功报喜说,不孝之子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现在仓促回家向您老人家问个好,道个别,随即就要启程进京上任了。
二、慈母以命逼婚
胡适这一连串殷勤表现不仅没有换来母亲丝毫的欢心和快乐,反而遭到她严厉的呵斥,并且不容置疑的要求儿子,去北京之前必须先和秀儿完婚,否则那里都去不成!胡适坚决不从,这是母亲绝对不能容忍的事。于是她便拿了一把刀,一根绳以死相逼,如果儿子敢悔婚,老娘就死在你面前。而且还要让儿子给她出主意,是用刀自裁吗,还是用绳上吊?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作为向来以孝悌为修身之本的胡适,岂能忍心让老母亲在他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折磨自己呢?于时只好向母亲妥协让步,答应和江冬秀完婚。但是在婚礼仪式上根据胡适要求,经母亲同意,允许他以西装革履代替传统的瓜皮小帽,长袍马褂和靴子。在行礼仪上,允许他用三鞠躬代替“三跪九叩”大礼。而江冬秀却是“霞帔凤冠”,琳琅满目,一身古装,再配上她那双穿着绣花鞋的小巧玲珑的三寸金莲,对此后来有人嘲讽说,提倡中西方文化融汇贯通,满脑子新思想、新文化,西装革履的胡博士竟然找了一个从古墓里跑出来的古董当婆娘。后来还有些学者这样评价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场,中西方婚俗文化最精彩,最完美结合的典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洞房花烛夜”人生最得意时,一对新婚夫妇却“同床异梦”各怀心事。
举行婚礼后第二天,胡适便匆匆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和为他婚姻大事操碎了心的母亲,北上京城就职北大文学院教授去了,这是1917年的事,此时文学院院长是陈独秀,校长是蔡元培。
胡适利用婚礼来了个“金蝉脱壳”,终于摆脱了母亲的强势逼婚,一头钻进北大校园某个角落里,和家里断绝了长达将近两年的音讯来往。他满以为他那位刚取进门的,目不识丁的乡下媳妇今生今世别想再找见自己。
结果他完全想错了,江冬秀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是一个有头脑、有主见,得理不饶人的强势女子。再加上遇了一个有思想,有智慧,能识文断字,大家闺秀出身的强势婆婆,胡博士想从这两位强势女人手里摆脱已经套在脖子上的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恐怕比孙悟空想翻出如来佛掌心还要难。 2025年10月6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