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们在抚州有场跨越国界的约会!

发布时间:2025-10-25 21:07  浏览量:5

2025年第七届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期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在抚州温情启幕。10月25日,中英青年互动交流活动如期举行,近百名中外青年走进三翁花园、赣东学院,在沉浸式感悟中西文化交融魅力、体验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以青春视角续写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三翁花园,既是对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位世界文学巨匠的崇高致敬,更是抚州历史文脉、中西交融理念与生态人文精神的集中承载。步入园内,一组寓意深远的雕塑率先牵引视线——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围桌而坐,手中书卷轻展,青年们纷纷驻足,用镜头定格这一跨文化对话的瞬间。移步换景间,园内诸多雕塑生动再现“三翁”经典著作中的人物:汤显祖笔下《紫钗记》《邯郸记》里,唐朝才子李益与霍小玉、落魄士子卢生与崔小姐的铜像惟妙惟肖;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主人公热情相拥,既让人感叹爱情的美好,亦为“爱而不得”的宿命心生惋惜;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则在艺术定格中,终圆梦寐以求的“骑士梦”。这些承载着不同国家、文化与思想情感的雕塑,将“三翁”笔下的爱恨情仇精彩还原,让青年们在行走间触摸到抚州文化的灵动与包容。

如果说汤显祖文化是抚州走向世界的名片,高校便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阵地。在赣东学院人文学院,“梦启临川·巧手传韵——非遗技艺沉浸式体验展”活动热闹举办,扎染、国画、剪纸等六项非遗体验区前,中外青年围坐一堂,以指尖互动解锁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扎染体验区里,新西兰青年Axel Kersel手持纯棉方巾,几经折叠、捆扎,浸入染料后,灵动纹样渐次绽放。“没想到传统技法能做出这么现代的美感!”他举着刚完成的扎染作品,兴奋地向伙伴展示,“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中国非遗作品,每一步都像在创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让我真切感受到东方美学的细腻。”剪纸台前,剪刀在中外青年手中流转,《牡丹亭》“蝶戏花”的意象化作一张张精巧剪纸;漆扇体验区,水拓技法让漆液在扇面晕染出自然肌理,青年们还在扇柄题写中文姓名,为作品烙上专属印记;古筝体验区传来悠扬旋律,“勾、抹、托”的指法练习中,《牡丹亭》经典唱段跨越语言障碍,引发全场共鸣;民族服装体验区更是笑语不断,不少青年换上传统服饰,用合影留住这份文化记忆。

这场跨越国界的交流,让外国青年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也为抚州文化注入了国际视野。当指尖技艺碰撞心灵共鸣,当临川文化对话英伦风情,文明互鉴之花正在青春的浇灌下,愈发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