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
发布时间:2025-10-25 15:17 浏览量:6
潘金莲不是天生的坏女人,她是一步一步走上“变坏”之路的,在她的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就是毒死了温情善良一心对她好的武大郎,“大郎,何罪?罪至于死,死于非命?”她草菅人命,视大郎命同儿戏,然后,不管不顾地嫁给了西门庆,过上了鱼水之欢、纵情恣意的自以为的幸福的日子。
然而,她的幸福并没有延续太久,在33岁的西门庆吃了胡僧药,纵情于床第之欢,而射精不止,丢了性命之后,正妻吴月娘寻着她勾搭西门庆女婿陈敬济的把柄,把她发卖了出去,全然不顾及西门大官人在时的半点温情和脸面,重新把她交给了人牙子王婆手上。
王婆是一个贪财势利的老婆子,贪图银子,没有成全他和昔日老情人陈敬济的好事,而是转手把她卖给了出了高价钱的武松。
身怀为兄武大报仇的铁血汉子武松,心冷似冰,心硬似铁,根本半点不顾及金莲对他的脉脉含情,一刀结果了这个妖娆女人的性命。
至此,金莲走上了不归路,世上再无藩氏女。
纵观潘金莲的一生,是一个被损害、被祸害、被欺负,而后又欺负他人,又被更强大的人欺负的过程,她在同社会给予她的种种不公,不断进行较量和反抗,然而,却惨遭失败,而后,她学会了也去损害,甚至祸害她人,再而后,也被更强大的人损害和祸害,终没了性命的人。
她不甘于命运的摆布,而后不断的反抗,在反抗无果的情况下,她本准备选择认命,然后,生命又给她透进来一丝光亮,她又如飞奔娥扑火般地奔去,最后将自己燃烧怠尽的故事。
金莲的故事彻头彻尾是一个悲剧,是一个女性,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人同命运进行缠斗,而后被命运绞杀的故事。看清金莲的人生故事,有助于看清生命背后的那些赤裸裸的残酷,让我们活得更清醒、更真实。
金莲在她的一生中,她本可以无数次改变命运,但最后皆以失败告终,试着分析一二:
十五时,青春貌美的潘金莲,是城西藩裁缝家的独女,因生计艰难,其父将其卖给了大财主张大户家为婢女。
看着青春亮丽的金莲在跟前走来走去,色欲攻心的老色鬼张大户饥渴难耐,他数次撩拔,兼施也小恩小惠,欲以得手,然而,聪明的金莲就是不上钩,金莲借助张大户正妻的威严,在这个老色鬼面前艰难求活。
日子长了,张大户恼羞成怒,“既然得不到,我也不能如了你愿,我就将你毁掉。”怀着这样的恶毒居心,张大户把藩金莲嫁给了“三寸不烂丁谷树皮的武大郎。”
虽说由富贵到了贫寒,藩金莲跟了武大郎到底过上了舒心日子,不用再被打骂受气,武大郎对她极好,用心呵护,虽然,武大郎的呵护水平极其有限。
试想一下,如果潘金莲从了张大户,又会是什么样的人生呢?不过是张大户家的一个小妾,生命过早地凋谢了,任由张大户折磨和凌辱,那样的人生对金莲来说,宁愿死她都不愿意去过。她的第一次反抗让自己的命运直线下坠,成了市井小民的人妻。
金莲的第二次命运之火熄灭在武松身上。
守护漂亮是要有资本的,很显然,武大不具备这个资本,他守护不了自己漂亮的妻子,自然而然地招来一堆堆的祸害,招来无数好色之人的觊觎。
在这个时候,武松粉墨登场,然而,武松的登场实在不是时候,他在金莲已成为其兄嫂的情况下才姗姗来迟,只能说,他的出场太迟了,命运再一次开了金莲的玩笑。如果金莲云英未嫁时,遇到武松,本是一出才子佳人的佳话,只可惜,造化弄人,老天爷见不得人间的好呀!
武松和金莲之间,隔着叔嫂的大伦,这是万万不能逾越的,对于真汉子武松来说,他也从来没有想过逾越半分。兄长武大郎就是他的天,就是他的地,是比亲生父母还要爱护他的人,就是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绝不会背叛兄长。
所以,金莲的一腔巴望注定是镜月水花不得偿。事实也正是如此,金莲对武松的一番热情真意,被武松一一点破,并要她不要有非分之分。在武松面前,金莲又羞又怒,但她没有及时抽身,却在盛怒之下,把目光撒向了外面世界的更多的人。
在人伦大防面前,第二次改变命运之举也付之东流。
西门庆之露水夫妻。
在武松面前败下阵来之后,金莲在机缘巧合下,又把西门庆刮刺上了。在外人看来,金莲与西门庆,西门庆是主动的一方,是他主动挑起了是非,贴近金莲,做成了好事,其实,郎情妾意,哪有一方就做成的好事?不过是干柴烈火烧在一块罢了。
见识过了张大户的老迈丑陋,见识过了武大郎的三寸丁谷树皮,风识过了武松的伟岸挺拔,不管是由于对方还是由于自己,总之皆以失败收尾,现如今的金莲,且把西门庆当作武松一样的伟汉子,付出了全部的情意,她向飞蛾扑火般一样扑向了这生命中最后的守望。
那个时候,在她心中,西门犹如那打虎英雄一样伟岸、坦荡和侠肝义胆,她带着美好的想象扑向西门,并为此将自己置于死无葬身之地,她成了杀死武大郎的帮凶,全然不再顾及半点夫妻情面,不顾及武大郎的苦苦哀求,而下毒药害死了武大郎。
此时的金莲,早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羔羊,她充满了力量,要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为了那个美好的人生梦想,即使上刀山、下火海,她也心甘情愿。
只是,命运对这个弱女子再一次开起了玩笑。西门庆并不是什么伟岸男儿,只是一个欺行霸市的好色之徒,金莲的勇敢给自己换来的是一生的耻辱。
在西门庆的后院里,金莲选择了屈从,这次,她屈从了命运的安排,心甘情愿地做起了西门庆的第五房小妾,人叫“五娘。”在西门庆的庇护下,金莲过上了安稳太平的日子,西门庆虽不是什么好人,却对她并无二心,对她很好。
然而,即使这样的太平日子也没有维持多久,在西门庆死后不久,金莲的幸福生活再一次被打破,她被正妻吴月娘发卖给了人牙子王婆,重新走上了流离失所的老路。
此时的金莲再一次被冲上了命运的激流,她不知道自己即将走完自己的人生路,被大英雄武松一刀毙命,她以为武二郎武松对她念念不忘,她以为对武二郎可以旧情复燃,她是一个深闺女子,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里,男人们为了活下去,不惜舍却性命的争和抢,说人话,她根本意识不到阶级斗争的残酷性,怀着美好的梦想,兴冲冲地跟着武松走了。
她不知道接下来的却是一条不归路,武松见血封喉,夺去了她的青春性命。金莲就那样死了,死得很凄惨,死在满怀理想和兴奋之中,死在对生活无限美好和憧憬当中。
人呀,不要太幼稚,要认识到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武松是汉子,还要如此,换作其他人,依然会如此,在世俗的眼光里,杀兄仇要远远大过柔柔情蜜意的。
人呀,只要不对任何人抱有幻想,不再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想象和期望,就不会受到他人的要挟和威胁,就会舍去没有必要的天真和善良,就可以活得更好。在这个世上,只要你清醒,只要你不乱七八糟的寄托于他人希望,你就可以活得很好,至少比寄希望于他人,活得更好。
如果金莲清醒一点,聪明一点,看透人情冷暖一点,看透世事一点,她就不会再寄希望于武松,这样,她就会活得更好一点,至少不至于殒命吧。
试想一下,假若她嫁进张二官家,也是一样的稳当日子,假若再等些日子,等待陈敬济从京城回转,跟了陈敬济,过上的也是好日子;亦或跟了其他什么人家,都要好过跟上了武松,武松是拿她祭奠哥哥,其他任何人家都不会有如此绝情之举。
只能说,藩金莲最后死于自己的多情和无知,死于自己对武松的一腔爱意,爱有时是会害死人的。
金莲命丧武松之手的血淋淋的事实警醒世人,不要去用“爱”相信任何人,关键时候,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比相信任何人都强。
潘金莲的一生,就是被损害、被侮辱、被打压的一生,美貌并不一定就是财富,对于生于普通人家的子弟来说,甚至可能是一种灾难,因为保护美貌也需要资本,你没有匹配得上的能力,就只能任由他人打压和欺侮。金莲一生不断反抗,然而,始终不能改变被损害、被污辱的命运,于是为了生存,她也学会了损害、污辱别人,而后导致了杀身之祸。她是一个可怜人,但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她反抗过、斗争过,最后仍以失败告终。
她是一个可怜人,她的人生故事给我们以无限的启示,告诉我们要学会斗争,要学会反抗,要不要轻信别人,要相信自己,不要对这个社会抱有幻想,不要太天真。
愿我们人人不做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