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逸见沉郁——皇甫冉经典诗作赏读

发布时间:2025-10-24 13:28  浏览量:6

文/古诗词

编辑/2025年10月24日

皇甫冉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但字里行间又藏着深沉的忧郁。

这主要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现存的240多首诗中,既有描绘江南山水的温润秀美,

也有反映战争带来的漂泊与苍凉。

今天选读他的三首代表作,一同感受他诗歌里那种"清逸中见沉郁"的独特魅力。

一、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讲解

这首诗通过一位思妇的视角,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开篇用"莺啼燕语"的新春美景,与"马邑龙堆"的万里边关形成强烈对比

这种对比突出了征人远在天边,家人思念的痛苦

"心随明月到胡天"将无形的思念化为具体行动

"机中锦字"借用古代才女苏蕙织锦回文诗寄思念的典故,加深离愁

最后一句用东汉窦宪北击匈奴、勒石记功的典故,期盼战事结束,亲人归来

这首诗将个人哀怨提升到对国家政策的忧虑,格局宏大

二、送王司直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讲解

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送别诗,寥寥几笔却情意深长。

前两句描绘友人远行的场景:前路漫漫,山高水远

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人心比潮水更绵长

潮水有涨有落,而朋友间的情谊和不舍,却能一路相送,超越了地理距离

全诗不着一字"不舍",但深厚的友情已跃然纸上

三、同温丹徒登万岁楼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讲解

这首诗将登高望远的个人感触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融为一体。

开篇"高楼独立"奠定全诗苍凉的基调

"江客北顾"表达诗人对北方战事的关切

大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诗人却问"塞鸿何事复南飞",暗含对战乱的迷茫

颈联的"寒烟"、"远树"等意象,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氛围

结尾直抒胸臆,表达对战事持久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沉重心情和家国责任感

▷结语

这三首诗分别从闺怨、送别、登高感怀三个角度,展现了皇甫冉诗歌的风貌。

他善于用清丽的笔触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写景、用典都自然而有深意。

这些诗既带有盛唐诗歌的影子,又开启了中唐诗歌内敛、沉郁的风格。

它们是理解安史之乱后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作品,其"清颖秀拔"的诗风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 图片来源,豆包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