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创大佬迁中东,中东凭啥?阿联酋优势藏不住
发布时间:2025-10-24 18:15 浏览量:6
欧洲估值最高的新创企业Revolut创始人尼克·斯托龙斯基,今年做出了一个让不少欧洲商界人士意外的决定,直接把家从英国伦敦搬到了阿联酋迪拜。
这事儿不仅登上了不少财经媒体的头条,在国际创业圈也引发了热烈讨论,他可不是第一个“用脚投票”的精英。
最近一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人还有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正陆续告别伦敦、巴黎这些欧洲老牌人才枢纽,收拾行囊往中东的迪拜、阿布扎比跑,形成了一股不太显眼却势头很猛的人才流动潮。
很多人一提到人才往中东跑,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冲低税去的”,但这想法真有点片面。
全球范围内低税甚至零所得税的地方不少,阿联酋真正的过人之处,是把安全、宜居、教育、医疗这些优势巧妙地捏合到了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吸引力。
就拿安全来说,阿布扎比已经连续九年被国际平台评为全球最安全城市,这可不是靠宣传堆出来的虚名。
在那儿的咖啡馆里,你不小心把钱包放桌上去洗手间,回来基本还能原封不动,傍晚过后,孩子们在社区公园里追逐打闹到深夜,家长们坐在一旁聊天也不用时刻紧绷着神经。
女性哪怕深夜独自走在街头,那种发自内心的踏实感,在现在伦敦、巴黎这些欧洲大城市里,已经越来越难找到了。
对于那些想安定下来成家立业的人才来说,这种全方位的安全感,比单纯的税收优惠更有分量。
除了让人安心的安全环境,阿联酋的生活品质也完全跟得上精英人才的需求。
当地政府这些年在城市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城区里新的公园、开阔的公共空间和规划合理的自行车道不断涌现。
街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着让人舒服的洁净度,水电、交通这些市政服务响应速度也很快。
更别说这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年到头有3500多个小时的充足日照,气候常年温暖宜人。
要是想换个环境,从迪拜或阿布扎比出发,四小时飞机就能抵达高加索山脉的滑雪胜地,或者直奔马尔代夫的碧海白沙度假。
这种便捷又丰富的生活场景,谁能不心动呢?
教育和医疗这两大民生刚需也没拖后腿,境内200多所国际学校涵盖了各种教育体系,能满足不同国家人才子女的就学需求。
本土的哈利法大学更是凭借强劲的科研实力跻身全球前200强,看病还有阿布扎比克利夫兰诊所这种和世界顶尖水平接轨的医疗机构,这些配套让人才来了之后根本不用操心生活琐事。
光有舒服的生活环境还不够,对于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才来说,干事创业的氛围才是真正能留住人的关键。
阿联酋的治理逻辑很有意思,这儿的规章制度不是用来给人设置障碍的,而是为了给各类人才创造发展机会。
早好几年前,当欧盟各国还在为《人工智能法案》的具体条款吵得不可开交时。
阿联酋就已经抢先一步设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部,提前布局这个前沿领域,这种对未来产业趋势的前瞻性眼光,真不是一般国家能比的。
这种主动为创新铺路的思路,让很多搞科技创业的人觉得“这儿懂行”。
最让创业者和企业主感到舒服的,是这儿超高的办事效率。
无论是外籍人才的工作签证,还是新公司的注册流程,通常在24小时内就能全部搞定,不用像在欧洲某些国家那样,要跑好几个部门、等上好几周。
而且阿联酋本身就是个高度多元化的社会,80%以上的人口都是外籍人士,大家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却都能在这里友好相处,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那些在欧洲被繁琐的行政手续、僵化的规章制度搞得头疼不已的企业家,到了这儿就像被松了绑,终于能把全部精力放在业务发展上,不用再跟各种流程“较劲”。
这种良好的创业环境又会吸引更多同行过来,慢慢就形成了人才相互吸引的良性循环。
今年亨利与合作伙伴发布的《私人财富迁移报告》里有组数据挺说明问题,预计今年全球会有近一万名高净值人士选择迁居阿联酋,这个数量稳稳排在全球第一。
反观欧洲这边,情况就不太乐观了,英国预计要流失一万六千多名高净值人士,法国也有几百人的流失量。
虽然财富流动只是人才迁徙的表面现象,但从这些数字里能明显看出,那些在全球范围内有选择权的精英群体,更愿意把家和事业安在什么样的地方。
他们的选择往往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毕竟没人会把自己的核心资源投到一个没前景的地方。
阿联酋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也印证了人才战略的成功,它早就跳出了“靠石油吃饭”的单一模式,经济结构越来越多元。
像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和阿布扎比全球市场这些经济特区,已经成了全球创新企业的聚集地。
人工智能、清洁技术、金融科技还有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愿意把这儿当作拓展业务的跳板。
对比之下,欧洲一些传统城市反而有点“后劲不足”,不仅安全系数在慢慢下降,生活成本却在不断上升,整体生活质量不如从前,这也难怪人才会用脚投票,选择更有活力的地方。
其实人才流动的逻辑很简单,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哪儿的环境更适合发展,人才就会往哪儿聚集。
阿联酋早早看清了全球人才竞争的趋势,提前在安全、宜居、营商环境这些关键领域下了功夫,所以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欧洲来说,真没必要对这种人才流失现象视而不见,更不能躲在“老牌强国”的光环里自我安慰。
不如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阿联酋的成功经验,看看人家是怎么打造城市安全体系、怎么优化营商环境的,说不定能从中找到提升自身吸引力的方法。
毕竟在全球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这才是长久之计,靠“吃老本”肯定是走不远的。
- 上一篇:比汪精卫还大的汉奸,如果不是他,日本人连中国大门都进不了!
- 下一篇:北北: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