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34岁男子独自爬山失联10天,遗体在320米悬崖下被发现!

发布时间:2025-10-24 12:59  浏览量:5

最近爬山失联的有好几位了,有爬南太行失联的饶某某,到现在也没找到。

还有爬望郎归的,近日已经有2人遇难了。

而西安男子王某龙,爬 雪瓦山失联10天,本以为没找到他,就还有希望,没想到最终他还是不幸遇难了。

10 月 22 日下午 1 点 45 分,西安长安区雪瓦山的悬崖下,救援队顺着滑坠痕迹找到一具遗体。灰色头盔摔得变形,红蓝相间的外套沾满泥污,正是失联 10 天的王某龙。当 “无生命体征” 的消息传到亲友耳中,小李瘫坐在椅子上,手机里还存着两人去年骑摩托车兜风的照片,照片里的王某龙笑得一脸阳光,谁也想不到,一次普通的爬山会成永别。

时间倒回 10 月 13 日,甘肃平凉男子王某龙骑着车牌号陕 A4295Z 的摩托车,来到西安长安区大裕乡嘉午台。他把车停在小学门口,背着双肩包,戴着灰色头盔,穿着不算厚实的衣物,独自钻进了通往雪瓦山的野路。

没人知道他当时的想法,或许是想趁着周末登高散心,或许是习惯了这种独来独往的探险。据朋友回忆,王某龙性格爽朗仗义,长得帅气,脑子又灵活,认识五年多来,总爱一个人跑步、爬山、去各地旅游。“以前我们一起跑 uu 跑腿,等单子的时候能聊一小时,他说一个人出门自由,不用迁就别人。” 小李的声音带着哽咽,他从没想过,这份 “自由” 会让好友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天的天气其实早已埋下隐患。西安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月的雨,山里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被雨水浸泡的山路湿滑难行,连常年搜救的队员都要格外谨慎。更关键的是,他选的路线是嘉午台往雪瓦山的野路 —— 这条线在驴友圈里早就名声在外,不是因为风景独特,而是因为危险频发。路上的水泥板和木头搭的便桥年久失修,晴天都要小心翼翼,雨天更是如同踩在刀尖上。

监控画面里,王某龙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浓雾中,这成了他留给世界的最后影像。家人发现联系不上他时,已是当天深夜,电话无人接,微信无回应,焦急的他们连夜报警,一场跨越 10 天的搜救就此展开。

“山高林密,乱石陡峭,加上持续降雨,随时可能发生落石。” 参与搜救的队员回忆,他们每天带着装备进山,沿着野路一点点排查,脚下的泥土裹着碎石,每走一步都要试探着前进。有好几次,搜救队员刚走过一段路,身后就传来石头滚落的声音,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10 月 22 日中午,一名队员在雪瓦山悬崖边发现了异常 —— 地面有明显的滑坠痕迹,碎石一路延伸到悬崖下方。顺着痕迹往下搜寻,在大约 320 米处的陡坡上,他们找到了王某龙。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身体被树枝和乱石卡住,现场惨不忍睹。

常年见惯生死的救援队员,此刻也红了眼眶。他们对着遗体深深鞠了三个躬,轻声说道:“兄弟,我们先下山,再想办法把你运下去。” 简单的一句话,藏着无尽的惋惜。谁能想到,这个 34 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成家立业,还没让父母抱上孙子,就以这样惨烈的方式定格了生命。

消息传到家属耳中,王某龙的父亲当场腿软,姐姐哭到几乎晕厥。他们连夜从甘肃平凉赶到西安,面对 “白发人送黑发人” 的悲剧,只能一遍遍抚摸着儿子的遗物,泪水打湿了寻人启事上那张帅气的照片。“他还没结婚,我们还等着他回家相亲呢……” 老人的呢喃让人揪心,这份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王某龙的悲剧,并不是嘉午台雪瓦山第一次发生。翻开记录,仅 2025 年以来,这里就已经夺走了两条年轻的生命。

5 月 17 日,28 岁的青年作家卜文哲在同一区域爬山时,因弯腰捡手机不慎失足坠崖身亡。这位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才子,原本有着光明的前途,却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座未开发的野山里。而在更早的 11 月,一名登山者也在这里坠崖,等救援队员找到时,早已没有了呼吸。

更让人痛心的是,类似的悲剧正在全国各地上演。就在王某龙失联期间,深圳 “望郎归” 景点连续发生两起坠亡事故:32 岁的钟某不听劝阻独自进山,雨天路滑坠崖身亡,母亲在山下哭着喊 “你说晚上回家吃饭的”;27 岁的程序员蔡磊同样独自挑战野路,失联两个多月后,遗体在河谷被发现,母亲带着他最爱的折耳根赶来,只捧回一把泥土。南太行的饶某某至今失联,搜救工作仍在艰难进行,家人每天在煎熬中等待消息。

这些逝去的年轻人,有的热爱冒险,有的觉得自己体力好,有的只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散心。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未开发的野山不是 “网红打卡点”,而是暗藏杀机的危险地带。尤其是雨天雾天,路面湿滑、视线受阻,哪怕是熟悉路线的老驴友,也可能失足酿成悲剧。

“早知道这样,我当初说什么也得拦住他!” 小李翻着和王某龙的聊天记录,满是自责。他说,王某龙总觉得自己经验足,每次出门都不爱结伴,“以前我们劝过他,说爬山人多有个照应,他总笑着说‘放心,我心里有数’。”

可 “心里有数”,终究抵不过意外的降临。王某龙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个特别仗义的人,朋友有事随叫随到,一起骑摩托车时会主动殿后,跑 uu 跑腿时遇到老人下单,总会多帮忙搬东西。这样一个好人,却因为自己的习惯,永远离开了。

“他还那么年轻,还有好多事没做呢。” 小李的声音越来越低,他记得王某龙曾说过,等攒够了钱,就开一家自己的摩托车行,带着父母去环游中国。可这个简单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

此刻,王某龙的遗体还停留在悬崖下方,家属正在和救援队沟通转运事宜。对于他们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不仅带走了亲人,更击碎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而对于更多户外爱好者来说,这起悲剧应该是一记响亮的警钟:热爱自然没有错,但不能拿生命去冒险。

山永远在那里,不必急于一时。而你的家人,还在等你平安回家。

愿王某龙一路走好,也愿这样的悲剧,从此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