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突然“消失”的3个人,至今无人找到,他们都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5-10-22 17:31 浏览量:5
翻开历史书,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好多曾经大名鼎鼎的人物,正讲到关键处,故事突然就断了。他们没留下结局,像人间蒸发一样。今天说的这三位——徐福、西施、骆宾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直到现在,没人能说清他们最后到底去了哪儿。
徐福:带着数千人出海寻药,一去不回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成了说一不二的皇帝。可他最怕一件事——死。为了能长生不老,他花了大把银子,找了一群自称能通神仙的方士帮忙,徐福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徐福不是普通骗子,他懂天文、懂地理,连航海和看病都在行,在当时很受尊重。他瞅准秦始皇想长生的心思,上书说:“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山上住着仙人,手里有长生不老药。”秦始皇一听就动了心,立刻下令让徐福带人去找。
第一次出海,徐福带了不少人,可转了一圈啥也没找到。回来面对秦始皇的追问,他编了个理由:“海里面有大鲨鱼挡路,没法靠近仙山。”秦始皇居然信了,还派了弓箭手跟着他,准备第二次出海时对付鲨鱼。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到琅邪,徐福趁机请求再次出海。这次他要的东西更多:数千名童男童女,还有能吃三年的粮食、衣服、药品,甚至连种地的工具都带上了。秦始皇全都答应了,可谁也没想到,徐福的船队一出海,就像石头沉进了大海,再也没了消息。
有人猜他在海上遇到了风暴,整船人都没了;也有人说他根本没找仙山,而是带着人逃到了海外,因为他早知道世上没有长生药,怕回来被秦始皇杀头。后来,日本和韩国都出现了徐福的传说,日本有徐福祠、徐福墓,韩国济州岛还有“徐福公园”,但到底是不是真的,谁也没法证实。
西施:从浣纱女到灭吴功臣,吴国亡后没了踪影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可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和国家大事绑在了一起。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得很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心想报仇。谋士文种给勾践出了个“美人计”:找个绝色美女送给吴王夫差,让他沉迷美色、荒废朝政。 这个选美女的任务,落到了大臣范蠡身上。范蠡在越国乡间找到西施时,一下就被她的美貌惊住了,甚至动了心。但他没忘自己的使命,还是把西施献给了勾践,之后西施又被送到了吴国,成了夫差的宠妃。 西施没辜负勾践的期望,她凭着美貌和智慧,把夫差哄得团团转。夫差天天和她待在一起,不管国家大事,吴国的实力越来越弱。最后,勾践趁机出兵,一举灭了吴国,夫差也自杀了。可就在吴国灭亡后,西施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任何记载。
关于她的结局,民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她和范蠡一起走了,范蠡帮勾践灭吴后,怕“鸟尽弓藏”,悄悄带着西施泛舟五湖,后来范蠡改名做买卖,成了有名的富商“陶朱公”。但细想一下,范蠡那么精明,当时自己都在躲勾践的猜忌,怎么可能带着曾是夫差宠妃的西施,给自己惹麻烦?
第二种说她乘船漂洋过海,躲了起来。可西施原本只是个浣纱女,就算灭吴有功,也没能力自己安排出海,这说法也站不住脚。
第三种说法最让人难受:越国灭吴后,勾践觉得西施是“祸水”,怕她再迷惑自己或者别人,就下令把她沉江淹死了。虽然这说法很残酷,但排除前两种的破绽,反而成了最有可能的答案。只是没人知道,她到底沉在了哪条江里——或许,她最想回去的,还是当年浣纱的那条小溪吧。
骆宾王:写《咏鹅》的才子,反武则天失败后失踪
很少有人知道,骆宾王后来居然敢公开反对武则天。 骆宾王出身寒门,早年日子过得很清苦,好不容易才当上了侍御史。当时唐高宗刚去世,武则天把持朝政,迟迟不肯把权力交给太子李显。骆宾王看不惯武则天的做法,写了一篇《讨武曌檄》,把武则天骂得狗血淋头。没想到武则天看了这篇文章,不光没生气,反而佩服骆宾王的才华,说这么有本事的人没被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后来,有人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也加入了起义军。可起义军实力太弱,没几天就失败了,首领被杀,骆宾王却不见了。关于他的结局,不同的史书说法完全不一样:《资治通鉴》说他和起义军一起被杀了;欧阳修写的《新唐书》里,只说他“不知所踪”;还有本《朝野佥载》说他走投无路,投江自杀了。这三种说法都有史料依据,可又都没法证实,骆宾王到底是死是活,成了又一个历史谜案。 这三个人,一个是求仙的方士,一个是绝色的美人,一个是有才的诗人,他们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又在最关键的时刻突然消失。史书里的记载就那么几句,民间的传说添了无数细节,可真相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