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一对》上联:拙政徵明柳如园伴荷塘
发布时间:2025-10-20 04:15 浏览量:5
拙政园的的荷塘,总该记得柳如是的脚步。那方被文徵明绘入园图的水,到了明末时,便成了她与钱谦益相伴时,最常驻足的地方。
那时的拙政园,已不是初建时模样,钱谦益为她修整了西半园,添了"海棠春坞",筑了"绛云楼",可她却偏爱的,还是那片荷塘。夏日的清晨,她常身着一身素色的衣衫,踏过曲曲折折的石桥,去塘边的"与谁同坐轩"小坐。荷叶上的露水滴落在衣襟上,她抬手拂去,目光却落在塘心,粉荷亭亭,锦鲤穿叶,风吹过时,满塘的荷香裹着水汽,漫过轩前的竹影,像极了她笔下的"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的诗句。
有时钱谦益会陪她来,两人对坐轩中,他读新填的词她就着荷风磨墨,兴起时便在宣纸上题几句。她不爱浓艳的海棠,却爱这塘里的荷,说这荷"出泥不染,临水不妖",倒是有几分像自己,半生漂泊,却始终带着一身的傲骨,哪怕嫁入这园中,也不是依附,而是与君并肩,在这方天地里,活出了自己的姿态。
秋日的荷塘却另有一番趣意。残荷疏影,倒映在塘中,她便邀三五好友,在塘边的亭子里小聚。煮壶热茶,听雨打残荷的声响,谈些家国旧事,也说些女儿家的心事。雨大了,她就把窗推开一线,看雨丝织成的水帘,把荷塘,亭榭,远处的飞虹都收在朦胧里,轻声道:"这园,这荷,倒使时光都慢了下来。
后来世事变迁,绎云楼焚,牧斋离世,她最终没守住这方园子。可拙政园的荷塘,却记住了她的身影,那个在荷风里提笔,在轩中听雨,在塘边驻足的女子,她的才情,她的风骨,早已这塘荷,这方园子,缠在了一起。
如今再看,我写"拙政徵明柳如园伴荷塘"这句联,忽然懂了那"园"与"圆"的深意。对柳如是而言,这园不是归宿,却是她半生漂泊里,唯一,一段与爱人,与诗文,与荷风相伴的"圆"。塘田的荷枯了又开,可她与这园,这荷的缘,却是塘底的水,静静沉在时光里,只要风一吹,便又泛起荷香,想起那个曾在荷风里,活成一首诗的女子。
#上联:拙政徵明柳如园伴荷塘#金陵一对#柳如是的风骨人生#苏州园林的人文故事#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荷塘边的千年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