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早想让宝玉娶黛玉,为啥光说不练?俩“翻车现场”把婚事拖黄

发布时间:2025-10-19 06:27  浏览量:5

先说头一个意外,元宵宴上黛玉那杯“要命的酒”。你可别觉得“递杯酒”是小事,搁现在俩人手牵手喝杯奶茶都没人管,但在清朝那会儿,“男女授受不亲”是真能当“家规”用的——老辈人说过,那会儿大户人家的姑娘,连跟外男多说句话都得避着,手帕掉了都得让丫鬟捡,更别说用自己的酒杯给男人喝酒了!这举动放当时,跟俩人当众说“我们好上了”没啥区别。

那天元宵宴多热闹啊,不光贾家全在,薛家、李纨的寡婶妹妹都来了,一屋子人盯着呢!黛玉这杯酒一递,底下人心里早炸开了锅:“这俩孩子肯定有私情!”

虽说没人敢当面说,但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啊——那会儿大户人家最看重“名声”,姑娘家要是沾上“私相授受”的话柄,不光自己嫁不出去,连家族脸面都得丢光。

贾母当场就慌了,赶紧编了段“掰谎记”,说“才子佳人私定终身都是瞎编的,我们家绝没有这事儿”,才算把火暂时压下去。

可你想啊,这事儿已经露了头,再立马定亲,外人不得说“哦,这是怕传闲话,赶紧补票呢”?贾母只能先把订婚的事儿往后挪。

刚把元宵宴的“坑”填得差不多,又出了个更大的意外——紫鹃那出“试宝玉”,直接把俩人的感情摆到了台面上。

紫鹃跟宝玉开玩笑说“黛玉要回苏州”,你猜宝玉啥反应?当场就疯魔了,又是哭又是闹,连饭都不吃,差点没缓过来;黛玉那边一听说宝玉不行了,直接跟紫鹃喊“你拿绳子勒死我得了”——这俩孩子的心思,就算是傻子都看明白了!

幸亏薛姨妈机灵,赶紧打圆场说“他俩是一起长大的兄妹,妹妹要走,哥哥着急很正常”,才算暂时遮了过去。但你琢磨琢磨,这事儿能瞒多久?

那会儿民间有说法,“未订婚先动情,是家风不正”,要是贾母这时候敢提订婚,外人指定得嚼舌根:“贾家这是生米煮成熟饭,没办法才订亲的吧?”你说老太太能冒这险吗?只能咬着牙把婚事搁一边,盼着大家忘了这茬再提。

其实啊,贾母对宝黛的心思从来没变过,她护着黛玉、疼宝玉,也早想为俩人扫清订婚的障碍。可偏偏卡在了“规矩”和“名声”上——那会儿的大户人家,名声比啥都重要,一旦沾上“闲话”,不光俩孩子毁了,整个家族都得跟着丢脸。就像老辈人常说的:“不是不想办,是时机不等人;不是不爱,是现实太磨人。”

你看完是不是也觉得可惜?要是没有这俩意外,贾母早点把婚事定了,宝黛会不会就不用落得后来的结局?或者你觉得,除了这两件事,还有啥原因让贾母没敢动手?评论区跟我唠唠,咱们一起替这俩孩子“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