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富,竟然是“预制菜”第一人
发布时间:2025-10-19 03:04 浏览量:5
石崇家那个厕所,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刘寮第一次去石家做客,走到厕所门口,还以为自己误闯了闺房。进去一看,里面蚊帐、香包、软褥子全都安排上,而且十多个漂亮姑娘在一旁伺候。等客人解决完,还真的有丫鬟递新衣服——这要不是《世说新语》记载,谁敢信?刘寮一下子愣住了,直说这地方跟皇宫似的,自己真不敢用。石崇倒是笑得淡定,说这就是他家厕所,这画面想想都挺穿越。
再看石崇这人,从荆州到洛阳,炫富那套绝对是一顶一的。原来他是西晋荆州的刺史,手握实权还捞着无数财富。巴蜀那边运来的绸缎,南海带回的宝珠,每一队商人只要在荆江边走过,总得给石崇交点“过路费”。他不靠老老实实发财,偏要用官府身份作后台,明面上说保护商人,实际上黑手早伸出去了。商队一来,他的手下就分头出动,搞得有声有色。这么操作了几年,石崇在洛阳已经成了顶级富人,大佬气场十足。
其实荆州自古就流行喝豆粥,楚人的习惯写进过史书。用豆子熬粥太费劲,石崇直接让下人提前煮红豆、磨成豆粉,客人来了就往热粥里一倒,拌两下就端上桌。今天大家网购预制菜,谁能想到1600年前就有人玩这套。别墅里文人雅士聚会,侍女端着豆粉在长廊来回走,大家停下来吃一口豆粥,夸得停不下来,其实根本没想到这玩意儿提前搞定了。说句实话,这套操作现在都不逊色。有个文人不服气,用诗调侃他,说石崇这豆粥压根不是正宗做法,结果却成了流行款。
荆州在那个年代不光人多,钱也多,地理位置占尽优势。公元三世纪,这里相当于物流枢纽,商队必经之路。石崇一口气坐稳了“地头蛇”,所有货都得经过他这一关。他用官府的身份,把抢劫变成半公开的“管理”,财富很快堆到没法数。手下收来的各类名贵东西,石崇都归好类,香料、绸缎、珠宝、金银全能分门别类囤着。甚至吃的都提前备齐,“预制豆粉”成天用,跟后世供应链管理有得一拼。这种精算,怪不得他能混成豪门。
石崇还不止有钱,还是个懂文艺的主儿。自家金谷园整天开宴会,权贵和才子们混在一起喝酒赋诗,就连李白都曾写诗夸这里的热闹。金谷酒宴传成故事之后,更是让他在文坛也站稳了脚。他在官场和诗坛双线开花,名气大得很。
讲真,石崇这套豆粉粥不只方便,还真挺聪明。比起传统熬粥,豆粉就着热水一搅就能吃,效率高味道好。来他家做客的人,吃一口都说好,谁也没想到幕后还有这一层“预制”的巧妙。其实,石崇做饭这事看起来都是服务于那场财富和权力的游戏,就是让人一边吃一边感叹,这主人家会享受还会算计。
想想他捞钱的方法,要脸的叫官场管理,不要脸的叫明抢,做得风生水起却也埋下了祸根。后来孙秀带兵冲进金谷园,石崇这点“炫富”根本挡不住,所有金银珠宝、华服美食,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之前在江边抢来的钱财,最终也没能保他一条命。
回想石崇这一套,既会发财又会花钱,吃喝玩乐全都安排上,连豆粥都能创新,活得一身潇洒。但话说回来,把聪明才智花在这些事上,结果只留个豪奢的记号。流传到现在那个故事,也就像书页里的一道风景,没剩下什么可拿出来得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