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 家育未来|金婚岁月·幸福传承⑳陈心昌和张妙光夫妇

发布时间:2025-10-17 18:51  浏览量:5

为进一步挖掘我县新时代幸福美满的金婚家庭,树立婚姻典范,传承家风文化,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县妇联联合县融媒体、县民政局开展了以“金婚岁月·幸福传承”为主题的家庭故事宣传活动。接下来,将陆续分享金婚夫妻的感人故事。

陈心昌 张妙光

盛夏清晨,在县城花月小区一处幽静的小院里,79岁的陈心昌正伏案挥毫,妻子张妙光在菜园里侍弄着时令蔬菜。这对携手走过54载春秋的伉俪,用半个多世纪的相守,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篇章。

时间回溯到1970年盛夏,同在磐安任教的两位年轻教师在安文区教师暑期会议上相识。当发现彼此竟是金华一中相差一级的校友时,陈心昌鼓起勇气用一封手写信传递心意。“他在信里诚恳真挚,介绍了自身情况后,表达了想与我处朋友的想法。”忆及往事,78岁的张妙光眼中仍闪着光彩。不到一年,这对才子佳人便喜结连理。

1974年,陈心昌赴杭参与省教材编写,留下怀孕的妻子独自支撑家庭。“白天教书,晚上照顾孩子,一有时间就种菜。”张妙光轻描淡写地带过那段艰辛岁月,却让老伴陈心昌感动不已。“我不在身边,那个时候她还怀着二胎,一个人很不容易的。”这段分隔两地的时光,也淬炼出婚姻最坚韧的质地。

从安文镇中小学负责人到县文化局局长,陈心昌在文化战线奋斗的每个台阶,都少不了妻子的付出。“我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你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张妙光这句朴素的话语,成为丈夫最坚实的后盾。退休后陈心昌笔耕不辍,担任县书法协会主席。期间,他的作品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大奖,还培养了大批书法新秀,张妙光始终是他最得力的“艺术助理”。

“几十年来,我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书画学习创作中, 能在书画创作水平上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与贤妻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陈心昌说,如果不是为了家庭,张妙光在事业上会更有一番作为,她教学认真负责,还当过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为了家庭,她辞掉了教研组长之职,一人挑起全部家务事。

除了夫妻之间的相守以沫,陈心昌夫妇俩还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将毕生感悟凝练成“从小立志、以德立身、专长立业、坚毅自强、健强体魄”二十字家训。更让二老欣慰的是,两个儿子传承了勤勉家风,不仅学业优异,如今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孩子们常说,母亲用行动教会我们责任,父亲用作品告诉我们坚持。”这种润物无声的家风,或许就是这对金婚夫妻最珍贵的“传家宝”。

如今,院里的菜畦依旧生机盎然,书房墨香始终氤氲。晨起打太极,闲时共耕种,这对耄耋伉俪将54年的相守,化作了最动人的生活艺术——二胡与笛声在院落里交织,锄头与毛笔在岁月中共鸣。他们用最朴素的日常诠释着:最动人的艺术既在宣纸上,也在柴米油盐的相守中。

【记者手记】

采访结束时,陈心昌老人从书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回忆录《岁月流痕》,郑重地递到我手中。书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但保存得很仔细,能看出他时常翻阅。他特意翻到某一页,轻轻折起一角,笑着说:“这一篇写的是我老伴,你可以看看。” 我低头瞥见折起的章节标题——《贤妻》,字里行间满是他对妻子的深情,让人不免有些羡慕。或许我们羡慕的,从来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他们用一辈子证明的:原来真的有人,能在柴米油盐的磨损中,始终把对方当作生命里最珍贵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