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钝”,福越深

发布时间:2025-10-17 14:48  浏览量:5

老话说得好:太硬的东西容易断,太计较的人没朋友。

为人处世,锋芒太露容易伤着自己。那些处处逞强、事事争先的,往往摔得最重。反倒是看起来憨厚、不争不抢的人,最后走得最稳。

人生在世,懂得收住锋芒,以柔克刚,路才能越走越宽。

说话别太冲

《论语》讲:“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一句话能成事,也能坏事。说话太冲,容易伤人。刻薄话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事情更糟。

唐朝才子温庭筠,写诗作词才华横溢,人送外号“温八叉”。可他太傲,说话不留情面。

有一回,唐宣宗出题“金步摇”,温庭筠张口就对“玉条脱”,皇上很高兴。宰相令狐绹不知道这词出处,客气地问他。他倒好,说这出自《南华经》,还讽刺宰相:“这又不是什么冷门书,您处理政务之余,也该读读古书。”

堂堂宰相被他这么一说,脸上挂不住。后来皇上想提拔温庭筠,令狐绹没少说坏话。温庭筠一生才华横溢,却始终没考上进士,郁郁而终。

说话温和是修养,更是智慧。柔软的话语比尖锐的批评更有力量。话留三分,事不做绝,给自己留点余地。

本事别总显摆

《周易》说:“真本事要藏在身上,等时机到了再施展。”

才华是用来做事的,不是用来炫耀的。真有本事的人,从不自夸。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越显摆,越容易成为靶子。

北宋苏辙和他哥苏轼一起考中进士,但性格完全不同。苏轼才华横溢,名满京城;苏辙却沉稳内敛。

后来变法时,兄弟俩立场一致。可苏轼写诗太直白,因“乌台诗案”入狱。苏辙虽然也为哥哥求情,但因为他平时谨慎,只被贬到地方当个小官。

此后三十年,苏辙一直保持沉稳作风。写奏章逻辑严密不露锋芒,写诗文说理透彻不带情绪。这种不显山露水的处世方式,让他在官场风浪中始终站得稳。

爱炫耀的人容易招人嫉妒,毕竟“树大招风”。低调做事,等实力慢慢沉淀,机会自然会来。

做人“钝”一点,福气多一点

《格言联璧》讲:“遇事让三分,天地更宽广。”

做人“钝”一点,反而显格局。这不光让自己心里踏实,也能赢得别人尊重。

唐代宰相娄师德以谦和闻名。他弟弟要去当刺史,临行前他问:“我当宰相,你又当地方官,难免遭人嫉妒,你怎么办?”

弟弟说:“有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擦掉就是了,绝不争执。”

娄师德却说:“擦掉反而会惹怒对方。不如让口水自己干,你还要笑着接受。”

这就是“唾面自干”的由来。别人不尊重你,你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以退为进,用包容化解矛盾。

老话说:真直的看着像弯的,真巧的看着像拙的。做人要懂得包容,学会让步。太刚强容易折断,太显露容易惹祸。不争一时高低,不逞一时之勇,是为了走得更远。

让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风平浪静。说话软一点,做事稳一点,心胸宽一点。不被情绪牵着走,不因小事耗精力。用包容心待人,用退让姿态处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