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旅遇见AI,陕文投多款AI创新应用打造智慧旅行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10-16 17:02  浏览量:5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文旅行业正迎来沉浸式、个性化、智能化的产业升级与深刻变革。陕文投集团与华为公司携手打造的陕西文旅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博观”,正成为创新实践的重要引擎。以“博观”大模型为基础和底座,一批融合前沿科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创新场景应用,正加速走进大众视野,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行体验与乐趣。

日前,由陕文投云创科技打造的“影旅记”正式公测。“影旅记”是一款深度融合图像生成AR增强现实语音记录内容定制技术的旅行影像记录小程序。不仅能将用户上传的旅行照片智能生成个性化视频,还支持汉服换装照片与动态视频一键生成,并通过AR技术实现“扫照片看回忆”的交互体验。此外,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对图片影像进行备忘标记:选择拍照模板,点击“拍个报纸”,上传照片,选择地点、时间、天气,填写景区名称,即可得到一张个性化专属“旅行日报”。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影旅记”小程序及配套的AI旅拍换装相机吸引了超10000名游客参与体验,以“秒出片、趣互动”的特色服务,实现从“拍照留存”到“沉浸重温”的体验进阶,构建起一个沉浸式、多感官的旅行记忆平台。

AI伴游助手“小七”1.0版是基于陕文投“博观”大模型构建的“文旅智能体”,主要聚焦于智能行程规划、攻略推荐、订票服务、文化讲解等核心功能。现阶段,“小七”已从单纯的“对话问答”服务模式,升级为集场景化服务与智能交互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智能助手。在实际应用中,“小七”的「文旅地图」模块整合了陕西全域文旅资源,精准标注特色美食点位,规划多条城市漫游路线,能够覆盖游客行前至行程中的全流程需求。该模块还支持个性化路线一键生成多人协作编辑行程精美长图分享关联优惠领取等功能。

当前,“小七”正持续迭代升级,逐步拓展多模态识别、语音对话、实时导览、情感陪伴、旅途记忆等更多能力,并联动智能硬件设备,推动其从工具型导游助手,逐步成长为具备文化洞察、内容创作与情感陪伴能力的智慧旅伴,真正成为游客探索目的地、链接文化、记录与分享旅程的贴心伙伴。



△画面由“唐潮工坊·AI旅拍”生成

“唐潮工坊·AI旅拍”是由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与陕西文投数娱科技联合打造的个人旅拍智能创作平台,以“博观”大模型为技术底座,依托华为专属高性能算力集群与先进AI技术框架构建而成。该平台提供超过50套唐代服饰与热门打卡场景选择,涵盖佳人、才子、孩童等多元形象模板,支持静态写真动态视频两大核心服务。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体验区中,游客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进入服务界面,上传个人正面照片即可一键完成“穿越”。游客可化身胡姬、杜甫等唐代名人,在上元安康踏歌台、福街等特色场景中定格专属画面,或通过AI换脸与视频合成技术生成30秒高清“古装微短剧”,实现从“静态摆拍”到“沉浸式体验”的质的飞跃,让盛唐文化在数字技术中焕发新生。

AI旅拍“穿越照相馆”以AIGC技术为核心,让游客仅凭一张照片,即可在2秒内生成16套不同风格的古风数字写真。系统提供丰富的唐代服饰与场景模板,选定造型后立等可取,将“穿越千年”的旅行记忆实体化,精准契合游客对个性化、即时性文旅纪念品的需求。

该项目凭借高效流程与多样造型,已成为街区热门打卡点。通过数字技术大幅降低传统古风写真的时间与经济门槛,“穿越照相馆”让更多游客轻松拥有专业级古风影像,成为“科技+文旅”融合消费场景中的又一创新典范。

随着AI伴游助手、AI旅拍等产品的相继推出与迭代更新,AI技术正深度重塑文旅消费的形态与边界,推动行业从“静态观光”向“动态参与”转变。这些融合科技与文化的新实践,不仅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个性化的旅行体验,生动展现出智慧文旅创新发展的广阔前景,更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智新动能和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