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 重塑幸福人生的勇气指南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8  浏览量:6

人人都想幸福,但是却不知怎么追求……

查理·芒格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无疑,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是查理扬名世界、高能一生的黄金法则。

在《幸福的勇气》这本书中,阿德勒告诉我们,你配得上一切幸福。

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去读懂自己、选择行动、定位身份,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配得上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

读懂自己,匹配渴望

每个人都想过得幸福。可是,什么才是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你错,有人包容你;你累,有人心疼你;幸福是不用担心兜里没钱,有人随时愿意给你钱花。

有人说,幸福是富甲一方;有人说,幸福是安居乐业。

有人觉得,独步云端的成功者一定最幸福;也有人觉得,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大的幸福。

看,幸福货架上琳琅满目,你会挑选哪一款?

阿德勒告诉你,你且淡定,先识别自己的需求,再去匹配渴望。

人要先读懂自己。

著名心理咨询师胡慎之曾接待过⼀位来访者Y女士,Y女士感情上遇到了烦恼。

Y女士非常爱她的丈夫,但两人经常因礼物闹矛盾。

原来,丈夫每次买礼物给她,她都会不断挑剔找问题,不是觉得价格太高,就是嫌弃质量不好。

丈夫不知所以,两人因此生气吵架,关系恶化。

经过咨询师剥洋葱般层层分析,有一天,Y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挑剔的深层原因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丈夫的礼物。

那一刻,她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Y女士读懂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她是多么希望拥有美好而亲密的关系,但潜意识认为自己不配,所以会不自觉做些伤害自己,伤害所爱的人的事。

身处爱中,却总患得患失,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份幸福,行动上让自己离渴望越来越远。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自己被代入了。很多人都会这样:

本来非常确定的一件事,突然发现错了,开始质疑,然后一层层剥开看见真相。

真正看见的那一刻,心头豁然开朗,却又忍不住悲伤。

这种悲伤是豁然,也是悲悯。

便会凭空生出一份勇气,挣脱旧的枷锁,跟过去告别。

人一旦读懂自己,明白了需求和渴望,内心便会生出一股接纳的力量。

驱动自我,去寻找跟自己渴望契合的一切信息,处理加工,匹配现实。

只有觉醒后的恰如其分,才能高度适配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为盲目的渴望,会滋生贪婪。贪是无厌,婪会失度。

当内心的能力跟欲望不匹配的时候,就会不配得,从而孵出损己害人的毒。

读懂自己,人才会恍然大悟,才能匹配内里一致,才能深深地融入当下,触底反弹,催生无尽的勇气去创造实质幸福,拥有自己的人间值得。

识别行动,主动选择

任何成功,都需要付诸行动。行动决定方向,选择决定成败。

有一个美国男孩,从小颇具潜质。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

可男孩上高中时突然喜欢上了电脑,整天闭门不出,在家钻研。父母非常担心,总是劝他要用功读书。

男孩只得听从父母的意愿,报读医科大学。可刚读完第一学期,男孩就坚决要退学。面对铁了心的孩子,父母只得答应。

后来,男孩创业成立计算机公司,第二年推动公司股票上市。

十年后,男孩拥有了43亿美元资产,成就堪比比尔·盖茨。

这个男孩就是美国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

想想小小的戴尔,凭着最初的热爱疯狂喜欢上计算机,不顾父母劝阻,独力坚持;

后来经不住双亲压力读了医科大学,又敢于主动叫停,辍学创业研究自己最爱的计算机,实现了人生梦想。

要知道,他义无反顾为自己人生负责之时,还只是一个年轻学子。

梦想如种子,落地才有价值。

戴尔下定决心,果敢行动。实现了宏大的梦想,也远离了人生的纠结。

戴尔在开始行动前,接收道了来自外界的巨大阻力。

为什么年轻的他能以一己之力跨越这道屏障?

因为他懂“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提出的,他说,人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烦恼,就要分清什么是“我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

本是一团乱麻的课题,一经分清“自己的”和“别人的”,就立刻边界清晰,泾渭分明。

把喜欢做到最好,敢于坚持自己的热爱,“自己的课题”做好了,“父母的反对”就变弱了;

好好珍惜深爱的人,听从内心的召唤,“父母的喜欢”也就无法左右你了;

认真工作,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吸引喜欢的人,“别人的催婚”就自然消失了……

“课题分离”让你减少内耗,保持心灵放松,用最大的力量去奔赴自己的人生。

人生不易,愿你识别行动,学会“课题分离”,勇敢遵从内心。

定位身份,掌控人生

有人说,追求幸福的密码藏在准确的定位身份中。

被誉为中国台湾新闻界“第一才子”的金惟纯,写出《人生只有一件事》引起轰动,这个几经起落终于活得明白的人,对定位身份,有深刻认识。

金惟纯的人生故事很曲折。早年,他担任中国台湾第一大报主笔,30岁已及人生巅峰,却在炙手可热的时候突然选择人生复零,负笈美国研读企业管理;

35岁,他又回台湾创办《商业周刊》,但不幸又遇挫折,深陷经营危机。

遇到生活狂澜暴击的金惟纯,重新定位自己,选择向内求。

他通过静坐等方式沉淀自己,独自咀嚼人生的得失。

经过深刻的定位,洗心,金惟纯枯死的心又变得鲜活,他再次选择回到《商业周刊》。这次,他清醒决断,把《商业周刊》发展成了台湾最具影响力的精英期刊。

金惟纯何以总能推倒重来,逆风起航?

金惟纯做好了一件事:定位。

年轻时,他认真学习,全力以赴,定位清晰;创业时,一下子成名太快,他定位“被宠坏”,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人生起落,宠辱得失,金惟纯懂得看淡放下,愉悦内心,皆因他深度觉察、善于定位。

很巧,阿德勒也有个很棒的理论,他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善用“定位”总能把人生主轴调节在一直成长状态的金惟纯,把“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用到了极致。

不管是与命运搏斗,还是挽救自己于泥沼。他诚实地接受自己做不到的,精准定位自己可以努力的,然后集中火力出击。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只要积极悦纳自己,激发改变的勇气,就能定位聚能,把自己“抛”进人生的赛道,进取加速,不断迸发智慧和勇气。

活在当下,感知此刻,定位自己。

不断打破旧我,蜕变升级,掌控驾驭,精彩人生由我定义。

多读几遍《幸福的勇气》终于明白:幸福从来不是放纵感官,肆意享乐;也不是无烦无忧,摆烂躺平。

而是深刻洞见,不断向内砥砺自己;破除旧我,断腕新生,鲜活独立。

不是招之即来的易得,而是笃定当下,深入骨髓的悟得与践行。

因为真正的成长是自立,真正的幸福是拥有自我珍视、向上向好的勇气。

愿你拥有重塑幸福人生的勇气。

作者:云淡风轻。时光如酒,落笔微醺。来源:帆书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上帆书,听懂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