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怪——江阴女善相断姻缘

发布时间:2025-10-13 23:09  浏览量:6

江阴有个叫缃琯的姑娘,出身贫寒,却写得一手好诗词文章,还特别爱读相面的书,帮人判断祸福,十有八九都准。

转眼到了十五岁,母亲开始琢磨给她找婆家。缃琯却对母亲说:“娘,我看自己的面相,福分薄,担不起正妻主持家务的责任。您要是真疼我,让我做个侧室就好。” 母亲知道她相面一向灵验,便没反对。可上门求亲的人还是挤破了门,母亲让她隔着门帘偷偷看,她却没一个满意的。

母亲忍不住念叨:“傻丫头,眼光也太高了!这些人里难道就没一个有福气的?” 缃琯欲言又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母亲见她这样,也没再追问。

那会儿浒溪有个叫洪生的才子,喜欢君山的美景,正好客居在江阴。他听说了缃琯的名声,就上门求亲。巧合的是,缃琯当时正在屏风角玩掷钱的游戏,远远瞥见了洪生,赶紧进屋对母亲说:“堂上来的客人,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啊!”

母亲出去见了洪生,当场就应下了这门亲事。等洪生走后,母亲问缃琯:“你看这小伙子面相怎么样?” 缃琯说:“他气质清雅、骨骼清秀,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可太过清雅就显得福薄,太过清秀又少了些厚重,恐怕活不长久。”

母亲吓了一跳:“既然他寿命短,你怎么还偏偏选他?” 缃琯抹着眼泪说:“娘,我昨天照镜子看自己的面相,眉如弯月、腮有梨涡,三年后肯定要守寡。洪郎的面相也不长寿,咱们俩是‘短禄适合’,要是违背了,反而不吉利。您就别担心了。”

后来洪生专门置办了住处,选了个好日子,用正式的礼仪把缃琯娶了过去。两人成婚后,感情特别好。洪生擅长画画,不管是长卷还是短幅,总有不少人求画,忙得停不下来。他的画刚完成,缃琯就会在上面题诗。还记得她给一幅《并头莲》题的绝句:“水云乡里见温柔,多少痴娃荡画舟。江上孤鸳劳寄语,背花飞去莫回头。” 现在看来,这首诗早就藏了伤心的预兆。

有一天,夫妻俩坐在花下,折了些小纸条玩行酒令的游戏。纸条上写着并蒂花、并头花、连理花、叶底花这些名目,谁抽到了,就要念两句《诗经》;念得贴合意境,就赏一杯香茶,要是不贴合,就得用两根手指轻敲手腕当惩罚。

缃琯先抽到了并蒂花,念道:“庶几夙夜,妻子好合。” 洪生凑过来笑着说:“‘妻子好合’这句,和并蒂花太配了,你可真是心思灵巧!” 接着缃琯抽到了并头花,洪生先念:“宜尔室家,男子之祥。” 缃琯笑着接话:“‘宜男有庆’,这福气该咱们俩共享才对。照你这么说,也合我的心意呀!”

后来抽到连理花,缃琯念:“道阻且长,春日载阳。” 洪生说:“‘春日’和‘载阳’连起来是‘长春’,跟连理花的寓意正好契合,太巧了!” 最后抽到叶底花,洪生念:“伐木丁丁,其香始升。” 缃琯打趣道:“木香花确实在花谱里有名字,可你这两句诗,怎么把第二个字凑成‘木香’呀?” 洪生笑着说:“这才是‘叶底藏花’的妙处嘛!”

玩到后来,洪生忽然问:“你刚才说并蒂花,《诗经》里还有多少句子能配得上它?” 缃琯想了想说:“‘驾彼四牡,颜如渥丹’、‘朝宗于海,蔽芾甘棠’,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洪生说:“我还想到一联。” 缃琯忙问是什么,洪生答:“亦孔之将,彼黍离离。” 缃琯瞬间变了脸色,难过地说:“咱们在花前相依相偎,正该是快活的时候,怎么说起‘将离’(‘黍离’谐音‘别离’)这种话来?” 她扶着栏杆呆呆地站着,眼睛里满是泪水。

洪生正想柔声安慰,家里却派人送来了催他回去的信。父命难违,洪生只能匆匆收拾行李,和缃琯告别。

自从洪生走后,缃琯就把妆楼的门整天关着,化妆品也都收了起来,每天对着镜子发呆,观察自己的气色。有一天,她突然把镜子扔在地上,放声大哭,急着让母亲给她做丧服。母亲又急又气:“傻孩子!洪郎走了这么久,连封说他生病的信都没有,你怎么就断定他死了,还做这种不吉利的东西?” 缃琯说:“娘,我看自己的气色,肯定没弄错!” 母亲始终不肯做丧服,缃琯只好换上素色的衣裙,每天以泪洗面。

没过一个月,洪生去世的消息果然传来了。缃琯一下子垮了,不仅毁了妆容、不肯吃饭,甚至不想活了。

后来有个客人受洪生父亲的托付来探望她,见她年纪轻轻就守寡,心里不忍,给了她几百两银子,劝她再嫁。母亲跟缃琯商量这件事,缃琯气得脸色发白:“这是什么话!我和洪郎活着时相处的日子本来就短,往后守着他的念想过日子,时间还长着呢。况且我早就算到自己会守寡,也算出自己能做个节妇 —— 世上哪有面冷如霜,心寒于雪的人,还会再嫁他人呢?” 客人又惊又叹,回去把这话告诉了洪生的父亲。洪父很敬重缃琯的气节,就派人备了船,把她接回洪家居住。

洪家的妯娌们偶尔想让她给看看相,缃琯总是闭口不谈;族里的年轻人知道她会写诗,纷纷拿着素绢来求诗,她也都以生病为由拒绝了,还说:“女子有才,终究没什么福气,以前那些写诗的习惯,我早就改掉了。”

只有贴身的丫鬟偷偷把她写的《题洪君遗画》拿给洪生的侄子洪诏恩看,诗是这样写的:“澹红香白满栏干,一段春光画里看。展向秋窗浑不似,梧桐庭院十分寒。” 这短短二十八个字,就像一点微弱的光,却足以让人感受到她心底的哀伤。

《唐书》里记载的,袁天纲给岑文本相面时说:“先生才华出众,必定能名满天下,可您头骨的形状不好,恐怕会折损寿命。”果然岑文本五十一岁就去世了。

缃琯把相面的本事用在自己选夫这件事上,一句 “短禄适合”,看得又准又透彻。要是世上更多人能明白这个道理,或许就不会有像潘岳写《寡妇赋》时,那种 “丈夫突然离世” 的遗憾了。

注:岑文本(595 年~645 年),字景仁,是唐朝时期的宰相、文学家。贞观十九年,岑文本从征辽东,途中去世,享年五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