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都值得背诵,李煜婉约派开山之作!
发布时间:2025-10-13 06:30 浏览量:6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的词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清代学者郭麐评价他: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帝王。
01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五代·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赏析: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回想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
02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赏析:
只有醉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03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赏析:
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纷飞的雪花,将它拂去不知不觉又洒满一身。
04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赏析:
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05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逝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06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五代·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赏析〗
此句以简淡笔墨勾勒出理想的精神栖居图景。前二句"满"字双叠,将洲渚繁花与酒器琼浆的意象并置,构建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盈状态。末句"万顷波中"以浩淼烟波为背景,将渔父形象置于天地之间,在"万顷"与"一舟"的体量悬殊中,凸显出个体突破世俗桎梏后获得的超越性自由。这种自由既是身体放浪江湖的逍遥,更是心灵突破樊笼的解脱。
07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释义:
着雨的林花娇艳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泪。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08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 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将它拂去不知不觉又洒满一身。
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路途遥远,有家难回。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09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赏析】
“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词人由此描绘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表现出思妇苦忆离人的怨怼痴情。
10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这是李煜被囚宋国时所作。
975年(开宝八年)南唐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囚于北宋都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不得不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这首词写的便是自己的无奈愁绪。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短短三十六字,写尽亡国君主的无尽悲凉。
“无言独上西楼” 开篇便藏满孤独
——“无言” 是千言万语哽在喉头,“独上” 是无人共语的寂寥,
一个亡国之君深夜登楼,背影里全是无处言说的沉重。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弯月如钩本带清冷,
配上凋零梧桐、幽深庭院,连秋色都被 “锁” 住,
恰似他被囚禁的人生,满心愁绪无处可逃。
下阕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将抽象的愁绪化作具象的丝线,
剪不开、理不清,道尽亡国之痛的绵长。
末句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更妙,不直言苦,
却让那份酸涩、悲凉的滋味穿透纸页,任人品味。
没有华丽辞藻,却以直白笔触写尽至深愁绪,
这便是《相见欢》的魅力
—— 千年后读来,仍能共情那份身处绝境的孤独与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