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绍兴人与绍兴酒
发布时间:2025-10-12 14:07 浏览量:6
绍兴有很多的好处,只是不够张扬,像是名门闺秀,锁在重重叠院中,美是美,一本正经的,多少有点无趣,和邻居杭州的万种风情相比,吃亏不少。
绍兴不缺名气,哪怕没去过,绍兴黄酒总喝过吧,就算不喝酒,至少也听说过。
绍兴是酒城,酒是绍兴的灵魂,说绍兴必定绕不过黄酒。
绍兴的酒,光听名字就透着文化气味,黄酒叫花雕、加饭、元红、香雪,不像白酒的名字,只是白酒,或者叫烧酒。
绍兴产酒,绍兴人也擅酒,一辈子有太多的酒要喝,出生时喝“剃头酒”,满周岁时换成“得周酒”,订亲喝“订婚酒”,婚后回娘家要喝“回门酒,老人祝寿喝“寿酒”,生意人开张要摆“开业酒”等等,平常人家里做荤菜一定也少不黄酒。
绍兴黄酒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刚开始喝没啥感觉,后劲上来时,才知道它的厉害,多少北方的爷们,不知不觉中被看似温柔的绍兴酒放倒在酒桌上。
绍兴男人喜欢喝两口,鲁迅也不例外,到了酒楼,每次会要一斤绍酒,下酒菜倒也简单,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
绍兴女人同样好酒,女侠秋瑾,就是用貂裘换酒来喝,换了其他地方的女人,貂裘多名贵,拿家里的好酒换貂裘还差不多。
说起女人,绍兴历来出美女。
名气最大的要数西施,中国最有名的爱国美女间谍,绍兴诸暨人。
自从有了西施,西施这两字成了美的代言词,隔壁天下闻名的杭州西湖,实在拿不出别的东西可说了,就把它比成了西施。
其它如卖豆腐的叫豆腐西施、卖槟榔的叫槟榔西施之类,有一种狗长得可爱,也叫西施犬,只要好看,漂亮,拉上西施总不会错。
除了西施,绍兴历史上有名的女人还有很多,投江寻父的孝女曹娥;和心上人一起化为蝴蝶的情女祝英台;以《钗头凤》同前夫陆游唱和的才女唐琬,中华民族唯一为了自由被砍头的女性,鉴湖女侠秋瑾也是绍兴人。
相比女人,绍兴的男人似乎更出名,多是些实骨铁硬的男人。
那个治水的绍兴男人大禹,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硬是不回家一次,还有那个勾践 ,何止卧薪尝胆,为了复仇,连仇家的屎都敢往肚里吞。
绍兴人讲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得罪谁都不要得罪绍兴人。
绍兴人硬气,大概是吃多了盐的缘故,绍兴菜出了名的咸,不是咸就是臭,全国最有名的绍兴两大名菜,臭豆腐、梅干菜,一个臭,一个咸。
在老绍兴的眼里,一壶黄酒,几块臭豆腐,嚼嚼干菜抿抿老酒,人生得意不过如此。
绍兴人喜欢霉干菜,烧啥都要放一把,甚至用来烧龙虾,也不怕委屈了龙虾。
话说回来,咸归咸,臭归臭,一入绍菜深似海,吃惯了想要出来还真不容易,时不时还会再吃一次。
绍兴吃的重,绍兴大班唱起来更是高亢激昂,听绍兴大班让人手里捏一把汗,担心随时都会爆裂。
奇怪的是缠绵悱恻的越剧也是来自于绍兴,越剧在全国戏曲中排名老二,仅次于京剧,鼎盛时期西到兰州、贵州,北到京津地区,南到福建都有成建制的越剧团。
越剧是另一种美,阴柔之美,能把人心都给唱软了,老绍兴人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绍剧打天下,越剧讨老婆” ,当真有道理。
绍兴男人就像绍兴戏,像绍兴黄酒,在水一般的柔性之下,有火一般的烈性。
明末清初,江南文人钱谦益、侯方域之流早早换上长辫,而绍兴的王思任写下“不降”二字后,绝食而死,还有刘宗周,喊着:“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活活把自己饿死。
还有我们熟悉的徐锡麟、蔡元培、鲁迅、马寅初,都是顶天立地的硬汉。
俗话说:“山东出响马,江南出才子,四川出神仙,绍兴出师爷。”
师爷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智囊,秘书处,绍兴历来出首席智囊。这个师爷不是那么好当的,要能说会道,平衡关系,要有文字功底,上下通达,要拎得清,还要守底线。
到了民国,师爷这一行没落了,绍兴人将手中的笔当武器,用鲁迅的话来说,他们是火炬,是投枪,是匕首。
绍兴人有文化,骂宁(绍兴话人读宁)也特别有水平,词汇丰富,叫什么“娘杀个闲腿”之类。
现在的绍兴辖区包括五个县市,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也各有各的绰号:“绍兴师爷”、“诸暨木陀”、“嵊州强盗”、“上虞拐子”,新昌也有绰号,哈哈,这里就不说了。
不过,诸暨人不太愿意把自己说成绍兴人,性格上和绍兴人也不同。
诸暨帮更擅长在官场上呼风唤雨,不大的县城,出过好几个封疆大吏。民国时期,少将以上的高级军官就有150余人,超过湖南醴陵和安徽合肥,位于民国三大将军产地县之首。
现在的诸暨同样厉害,据说高峰时,浙江厅局长中有四分之一是诸暨人。
诸暨人在外地,经常搞一些联谊会、同乡会之类,一般也不带绍兴人玩。
这也不怪诸暨人,绍兴人喜欢黑,乌漆麻黑的黑,乌毡帽、乌篷船、乌干菜,就是用来住的民居,也是黑门、黑瓦、黑柱,一黑到底。
绍兴人喜欢黑,绍兴人性格的另一面是“隐忍”,通常给人城府很深的感觉,想让他们在酒桌上吐真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绍兴不太容易交到朋友。
不过,一旦绍兴人把你当朋友,那就是一辈子的朋友,是你厚厚通讯录中,不多几个可以深夜倾诉,求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