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公司反华言论,清华才子宣布离职!反对将中国列为敌对国家
发布时间:2025-10-10 20:26 浏览量:1
清华特等奖学金得主,如今投身AI领域的中国青年学者姚顺宇,宣布从美国一家AI公司离职。
据姚顺宇透露,他之所以选择离职,很大程度上是不满意这家公司发表的反华言论,他们竟公然将中国称作“敌对国家”。
这让姚顺宇难以接受。
然而,微妙的是,他之后却是没有归国,反而是跳槽到了竞争对手公司。
网友对此评价:“想不通,为何不回国?”
说姚顺宇是天才,真不夸张。
别人都是在初中参加物理竞赛,而他却不一样,是在高中阶段踏上竞赛征程。
别看姚顺宇起步晚,他的实力一点儿也不逊色其他选手,每次都能拿到一二等奖。
2015年,姚顺宇凭借优异成绩被清华物理系提前录取了,正式开启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他也迎来辉煌。
大一刚入学就参加了清华高等研究院的读书会,大二便选修研究生凝聚态物理课(选这门课的,大多数是物理系凝聚态专业的博士生)。
后来,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布到凝聚态物理领域权威期刊PRB、《物理》系列期刊上。
大三那年,姚顺宇更是被时任清华物理系系主任赞为“史无前例”,“一定能成为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
原来,当年他荣获了清华物理专业的特等奖学金。
要知道,全专业拿到这个奖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特等奖学金主要是奖励清华每年表现最突出20名在校学生(本科、研究生各10个)。
这还不算什么,2019年,姚顺宇本科毕业了,没有犹豫,直接去了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斯坦福读博。
不过,物理爱好者似乎喜欢挑战自我。
他读完博士之后,居然从物理“转战”人工智能。
2024年,他进入美国伯里克利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他就改变初衷,转而投身美国AI公司Anthropic,这家公司主要为用户提供Claude模型服务。
姚顺宇“转战”AI时,正是全球大模型竞争最激烈的阶段,他参与的项目属于技术核心,属于那种动手就能影响全球AI前沿的岗位。
彼时很多人想当然认为,这名清华才子未来一片坦途。
但没想到,这段高光职业生涯,只是“昙花一现”,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年就结束了。
姚顺宇发文
10月初,姚顺宇在网上宣布自己离开了Anthropic。
而离职原因,他透露很大部分是因为那家AI公司发布的不当言论,他们居然将中国称为“敌对国家”……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
今年9月份,Anthropic曾发布了一则公告,标题为《更新对不支持地区的销售限制》。
公告里的一段冷冰冰的话,让许多国际科技界人士看得直摇头,他们公司宣称停止向多数由中国资本控股的企业或其子公司提供服务。
更引发争议的是,公告里居然还把中国、新加坡等国家直接列为“敌对国家”。
要知道,这是一家以“公平、安全、服务人类”为理念的公司。
结果转头在商业政策里拉出“黑名单”,这反差让不少员工的内心充满寒意。
姚顺宇应该就是不认可公司的做法,选择了离开,尽管他对那家公司心怀感激,但还是深感自己无法在那里待下去。
实际上,事件的导火索也不止在于那份公告。
翻译版
9月中旬之后,某度硅谷AI实验室曾经的员工,如今的Anthropic创始人兼CEO达里奥·阿莫迪,在一次人工智能峰会上发言时,提到了“中国议题”。
他强调,美国要保护芯片技术,称其可能是“目前对中国拥有的唯一优势”,之后,他还补了一句,“把芯片卖给中国无异于拿国家的未来做赌注”。
这样的表态一出,现场掌声寡淡,网上沸腾了。
华裔科技工作者普遍觉得,这种说法有失公正,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就复杂的技术壁垒情绪,使相关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要知道,在AI领域,那些真正推动技术发展的人才中,不乏中国人的身影,他们以智慧与才识,为该领域的进步贡献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真是太感慨了,科技本该成为连通世界的桥梁,然而,一些人非要将桥梁截断。
当然,像Anthropic的行径也不是个例,随着2025年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持续加码,一些硅谷科技公司也进一步收紧了对中方的技术出口。
不过,他们的这番操作,反而“帮”了我们一把……
就在Anthropic公司发布那份禁令的当天,国产Kimi发布了新模型,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AI模型输出速度、上下文长度及程序能力的优化升级,展现出国产AI的发展态势。
另外,还有智谱AI,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他们宣布将为Claude用户提供“搬家”服务,让用户得以持续畅享高质量的模型服务,为用户体验的延续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9月底,阿里也“一气呵成”推出七大模型,其中,旗舰模型Qwen3-Max更是取得显著突破,能力实现大幅跃升,再上新台阶。
DeepSeek则推出性能更为强劲的推理版模型,全面应对海外API用户的”迁移“需求。
这一系列操作,也像是传递“接力棒”,对方”断了供“,中国厂商迅速反应,即刻接盘。
对此,有人笑称,“美国部分企业的禁令反而帮了国产模型一把。”
但笑归笑,大家也清楚,禁令确实给了国产大模型机会,但还是得拿出真本事。
说到底,还要看以后情况如何。
目前姚顺宇虽然离开了Anthropic,但却没有回国,而是转投竞争对手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在那里继续延续其职业生涯。
也许有人好奇,他为何选择去那里?
或许在他看来,现在这家公司可以更快实现他的追求,再者,相较于姚顺宇先前供职的公司,它也有所不同。
谷歌旗下的DeepMind一直强调和其他企业合作。
这家公司的CEO德米斯·哈萨比斯多次公开表示,中美两国在AI安全等方面“应加强交流合作”。
可能正是如此,姚顺宇选择跳槽到DeepMind。
从姚顺宇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学者,不再单纯追求在海外平台“站稳脚跟”,而是更愿意去可以平等对待、能拓宽视野,参与全球合作的舞台。
姚顺宇的选择,也隐隐反映了他更看重的那一面——工作发展前景如何。此般选择也是他对未来工作走向深思熟虑后的体现。
结语姚顺宇的事情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在AI技术激烈竞争背景下,科技政治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当科技企业选择将技术政治化,最终可能反而会削弱自身的人才吸引力。
9月5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便针对此事曾做出回应:
中方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这一做法不利于任何一方。
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一道理,在全球化不可逆的趋势下,开放合作共赢仍是科技进步的主题。
你觉得呢?欢迎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