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帙间赏日月,自篇章中悟乾坤 —九月(下)

发布时间:2025-09-30 11:07  浏览量:1

中国文学的长卷徐徐铺展,每一页都浸着时光的沉香与生活的真意。指尖拂过书页,既能触到古典典籍里的温润风骨,也能撞见现代作品中的鲜活人间。此次我们从古今浩繁卷册中,择取十部各具风华的佳作,邀您循着文字的脉络,从卷帙间赏日月升沉,自篇章中悟乾坤万象,细品中国文学流淌千年的独特气韵。

《呼兰河传》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呼兰河传》收录了萧红《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两部小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自传性小说,以萧红童年时代所生活的小城为背景,描写了当地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生死场》是以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为背景,描写了底层农民稀里糊涂的生活以及蝼蚁般的死亡。两册书的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都散文化,恰是萧红小说的独特风采。萧红这两本小说,描绘出了那个时代中国底层的生活画卷,乡村如诗般的自然生态中,映照落后愚昧的人文生态。

《智囊: 白话精选本》

索书号:I242.1/248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智囊》是冯梦龙“三言”之外的又一代表作。全书辑录了从先秦到明朝一千多则智慧故事,上至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智,每篇都有点评,堪称中华智慧百科全书。

《智囊》一问世便风靡一时,备受推崇,四百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在竞争激烈、充满挑战的当今社会,它仍然极具借鉴意义,能够启发我们走出人生迷茫、生活苦恼、职场困境,令我们茅塞顿开、会心一笑。

《岁月如歌》

索书号: I227/1153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岁月如歌》收集了作者诗歌和散文诗,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及浓郁的黄土地风情,丰富多样,别开生面。诗集收集的诗,触角是多样的,有乡愁,有爱情,有黄土地风情,但每一篇笔意都是遒劲的,字里行间很见文字功夫。读这本诗集,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亦有一种精神上的独到享受和启迪。仔细品味,这部诗集中收录的作品看似繁杂,但脉络主线却十分清晰,那就是作者对爱情、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和敬重。

《聊斋志异》

索书号: I242.1/189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聊斋志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奇书。全书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兽、精、怪之口,道出一个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险阻、万般无奈的“情”来,让人感叹不已。作者借描绘狐仙鬼怪,反映人间百态,看是篇篇讲的狐仙鬼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一个个狐仙鬼怪不再狰狞可怕,而是嬉笑嗔怒间情深义重,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浪漫温馨、超尘绝俗的别样世界。

《青春之歌》

索书号:I247.51/106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青春之歌》情节真实感人,文笔流畅优美,时代色彩浓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是一部常销不衰的优秀青年读物。

《茶 馆》

索书号:I234/51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剧作展示了清朝末年、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1957年发表的《茶馆》,不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新中国戏剧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

全书除了《茶馆》还收录了老舍另外一部代表作《龙须沟》,《龙须沟》通过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辛酸与苦难的生活历程以及新旧社会的对比,描写了龙须沟一带劳动人民生活和命运的巨大变化。

《明末四公子》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现代学者牟宗三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明末,朝廷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许多知识分子空怀一颗报国之心,却被奸佞所不容。被称为“明末四公子”的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和侯方域,就是在和阉党分子阮大铖、马士英等人不断的政治交锋中,而扬名天下的:侯方域与李香君的事迹成为著名戏曲《桃花扇》的素材;陈贞慧因揭露阉党分子的丑恶嘴脸而闻名于世;冒辟疆拒绝清廷征辟,甘老江湖,他与董小宛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以致人们演绎出“董鄂妃之说”、“被虏之说”等多种版本的传说。全书语言流畅生动,非常适合休闲阅读。

《风寒土硬》

索书号: I247.51/103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小说围绕中共中央从南方派往东北的干部桂力胜展开:他身负重要使命抵达东北,因地下党组织受到破坏,无法与党组织接头,流落到抗日的土匪绺子里,与郭秀梅、苗二柱等人一起抗日,并引领他们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后被改编为东北抗日人民军、东北抗日联军。小说描写了在抗击日寇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如桂力胜、郭秀梅、林建东、元洪春、苗二柱、申东勋、朴光浩、金顺姬、胡老三、焦贵哲等抗联战士,他们在民族大义面前舍生忘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颂歌。

《文学与出汗》

索书号:I210.4/84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文学与出汗》作为鲁迅小全集系列杂文作品,收录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中的代表作品。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侵入了“高尚的文学楼台”。

《追忆如火岁月》

索书号:I247.51/104

馆藏位置:文学借阅区

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南方的一位普通农民和周边的老百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反动势力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成长的故事。读者以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立意深远,突出地表现了劳苦大众不惧死亡,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者以一位贫苦百姓的视角行文,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从而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方言淳朴、鲜活,娓娓道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和胜利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供稿丨 流通部

图文丨 沈路璐 范光霞

编辑丨李超 柳青

审核丨 谢春林 尚绪芝